举报/新闻热线:023-48261375 广告热线:023-48266349
投诉邮箱:2240289300@qq.com
万盛网
民生

我区打造宜居宜业的特色化、主题化小区,提升居民居住体验—— 小城里的精致生活

0 2022-08-09 09:32:19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提出,老旧小区改造是重大民生工程和发展工程,对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推动惠民生扩内需、推进城市更新开发建设方式转型、促进经济高质量发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提出,老旧小区改造是重大民生工程和发展工程,对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推动惠民生扩内需、推进城市更新开发建设方式转型、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区在围绕改善人居环境和提升居民生活品质,打造宜居宜业的特色化、主题化小区中是如何利用有限资源和创新改造理念的?近日,记者走访万盛大街小巷,了解街区改造情况。发现居民们住在老旧小区里,也可以过上精致舒适的生活。

老旧小区精致改造,有“面子”更有“里子”

7月26日,万东镇红枫社区里,65岁的刘阿姨正带着小孙子在社区游园里玩耍。这个小游园由一片荒地改造而来,游园内鲜花盛开、绿树成荫,周围还有各式各样的健身设施,社区居民都喜欢聚在这里玩耍。

红枫小区建于上世纪90年代,缺乏物业管理,存在线路老化、地面积水、路灯不亮、路面坑洼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小区居民的生活。

去年9月底,红枫片区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启动,重点在改善出行条件、拓展公共空间上作文章,实施了一系列“微改造”工程:居民楼前杂草丛生的空地被利用起来,浇筑了透水沥青混凝土,从视觉上延长休闲空间;空地一侧,栽种了新鲜植被,美化小区环境;其余空地被打理出来规划为停车位。同时,在小区安装电动车充电桩,还加装了路灯,居民晚上再也不用摸黑出门了。

近年来,为改善居民居住环境,我区聚焦完善城区生活功能、产业功能、生态功能、人文功能、安全功能,加快推进老旧小区改造。

“在改造中,我们通过道路硬化,补植绿化,增加路灯、体育健身器材、停车场等措施,让改造后的老旧小区既有‘面子’,更有了‘里子’。” 区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区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菜单选择方式,以直接影响居住安全、居民生活的突出问题为切入点,分为综合改造和管理提升两大类对老旧小区进行改造。其中,综合改造内容和指导标准包括基础配套设施更新改造、房屋公共区域修缮改造、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改造3大项39小项;管理提升内容及指导标准包括环境卫生、房屋管理及养护、安防及车辆管理、绿化管理、公共设施管理、物业管理监督公示6大项25小项。

2021年,全区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项目4个,总建筑面积15.46万平方米,涉及房屋60栋,1800余户群众受益。今年,我区申报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项目2个,分别是松林社区片区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建筑面积3.67万平方米;南桐镇支路片区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建筑面积7.6万平方米。

低成本提升品质,保留老旧小区历史沉淀之美

午后,晾晒着的衣服的影子,斜斜地落在墙上;阴凉的角落里,两名老人举棋对弈;“东矿日出”立体墙绘前,时不时有市民驻足欣赏、拍照……如今的东林街道新工区,摒弃了老旧小区的脏乱差,保留了工矿文化风情与历史沉淀之美。

记者观察到,从街区入口形象墙到步行街上的花箱、座椅、垃圾箱等公共设施,都植入了矿工人物雕塑、煤车、铁轨等工矿文化元素,让整条步行街充满了“工业风”。

去年,新工区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紧扣工矿文化主题,以整体工业风的设计理念,改造了和平村社区新工区小区、商业步行街,打造含基础设施、外墙立面、店招店牌、元素符号等内容的文化创意街区,涉及楼栋16栋,建筑面积4.7万平方米。

新工区老旧小区改造中,不搞大拆大建,而是紧盯居民需求,通过集中成片的整体改造、配套基础设施的全面提升,为居民营造优美舒适的居住环境。如今,这里已经成为炙手可热的文创街区。

“老旧小区改造不是简单地以新代旧,而是既挖掘本土资源,保留原生态的历史风貌,又导入新兴商业,让老街区‘活’起来。”区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我区将老旧小区改造与城市提升、城市更新、历史文化街区改造及文旅发展等有机结合,连线成片、整体打造,让一个个老旧小区不仅变得更有烟火气,也更具历史厚重感。

近日,搬离新工区许久的刘玲故地重游,感慨万分。“离开时候乱糟糟的小区,如今焕然一新,美得像一个旅游景点。”她说。

邻里间相守相伴,内心充盈才是真精致

真正的精致,在于内心的充盈。满足居民交流交往的情感需求,无疑是提升居住体验的重要一环。

万盛街道北一社区嘉禾苑小区有两套圆桌椅,10多名老人坐着聊天,好不热闹。街区改造,表面上打通了小区之间的连接,实际上连通了人与人之间的心。

72岁的刘泽忠是这里的常客。“以前生病身体不好,又没地方去,一天窝在家里发呆。”刘泽忠说,小区改造后,楼下多了遮风挡雨的休憩地,他开始走出家门,“我常常在这里一坐就是半天,晒太阳、聊天,觉得生活还是那么美好。”

一旁的张仁敬老人频频点头:“我们这里伴儿很多,最近天气热,一到傍晚还是很多人来这里休闲,旁边就是健身器材,坐一会儿,锻炼一会儿,日子很舒坦。”

曾经杂乱无序的小区,如今成为居民的“社交大本营”。不少居民搬来自家的椅子凳子、抱枕靠垫,供大家取用,俨然把这里当成了室外小家。

嘉禾苑小区的变化,看得松林社区居民刘蓉心里直痒痒。“以前小区环境差,我一直想搬走,幸亏没搬呀。咱们这边也快改造了,我对未来充满期待。” 如今,最让刘蓉充满期待的就是即将启动的松林社区老旧小区改造项目。

记者 叶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