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新闻热线:023-48261375 广告热线:023-48266349
投诉邮箱:2240289300@qq.com
万盛网
国际国内

“十四五”时期重庆将建60个以上传统村落保护发展项目

重庆日报客户端 0 2022-08-15 11:54:05

8月11日,重庆日报记者从市住房城乡建委了解到,“十四五”时期,我市将建设传统村落保护发展项目60个以上,全市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将按下“快进键”。传统村落又称古村落,指村落形成较早,拥有较丰富的文化与自然资

8月11日,重庆日报记者从市住房城乡建委了解到,“十四五”时期,我市将建设传统村落保护发展项目60个以上,全市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将按下“快进键”。

传统村落又称古村落,指村落形成较早,拥有较丰富的文化与自然资源,具有一定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经济、社会价值,应予以保护的村落。重庆通过多次传统村落资源调查、推荐、评审、认定,全市现有国家级传统村落110个、市级传统村落75个。

市住房城乡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加大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力度,我市相继制定《重庆市“十四五”期间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行动方案》《传统村落保护发展项目和市级补助资金管理办法(试行)》等文件,推动形成“政府、村支两委、设计师、建筑工匠和村民”共同参与的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机制。

与此同时,我市按照(抢救)保护类、(整治)提升类、(融合)发展类三种定位,建立传统村落保护发展项目库。比如,将地理位置偏僻、空心化严重、较为破败的传统村落定位为抢救保护类,采取建立数字影像档案,或对有代表性的传统建筑进行修缮的方式进行保护;将区位优势不明显、居住率较高、人居环境较差的传统村落定位为整治提升类,重点保护建筑风貌、村落格局和历史环境要素,通过改善人居环境,把它们建设成宜居村落;将区位优势明显、地域特点突出、发展前景良好的传统村落定位为融合发展类,既保护建筑风貌、村落格局和历史环境要素,又改善人居环境,传承非遗文化,推动文农旅融合发展。

为强化传统村落保护的人才支撑,我市在万州等37个区县建立了设计下乡工作室,点对点指导传统村落资源调查、规划编制等,并为项目建设提供陪伴式服务;在潼南等10个区县开展巴渝传统建筑工匠培训,建立巴渝传统建筑工匠名录。此外,我市还着力健全国家、市、区县三级代表性项目名录体系。其中,彭水县鞍子镇木瓯水中国传统村落的“苗族民歌”等53项非遗被列入了国家级非遗代表项目名录,59名传承人被认定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黔江区小南海镇新建村中国传统村落的“西兰卡普(土家织锦)制作技艺”等707项非遗列入市级非遗代表项目名录,认定市级代表性传承人951名。

下一步,重庆将加快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步伐。我市将进一步盘活传统村落优势资源,促进文旅、农旅融合发展,形成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和多元素“地域”产品;建设巴渝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开展传统村落文化进校园活动试点等。此外,我市将探索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机制,推动构建传统村落“连点成线、连线成片”的保护发展格局。今年4月,酉阳、秀山被住房城乡建设部、财政部列为2022年全国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正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前期工作。我市将力争到2025年,建成30个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发展示范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