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新闻热线:023-48261375 广告热线:023-48266349
投诉邮箱:2240289300@qq.com
万盛网
体旅

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非遗➕”激发万盛文旅新活力

0 2024-08-30 10:54:43

记者 叶 露每年初夏,万盛石林景区的鼓声和歌声相伴而起,苗族踩山会的盛大祭祀仿佛将游客拉进了夜郎古国的神秘世界;青山湖国家湿地公园中,铿锵的金桥吹打和节奏感十足的民间舞蹈吸引着众多游客驻足,感受传统文化

记者   叶  露

每年初夏,万盛石林景区的鼓声和歌声相伴而起,苗族踩山会的盛大祭祀仿佛将游客拉进了夜郎古国的神秘世界;青山湖国家湿地公园中,铿锵的金桥吹打和节奏感十足的民间舞蹈吸引着众多游客驻足,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在青年镇的苗年长桌宴上,苗族同胞用香甜的咂酒迎接八方来客,歌声与笑声交织成一片欢乐的海洋……在万盛的青山绿水间,非遗文化正在与生活、旅游深度融合,成为游客与市民不可或缺的文化体验。

近年来,万盛在“非遗+旅游”“非遗+活动”“非遗+文创”等领域不断突破与创新,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发展模式。从城市到乡村,从景区到场馆,“非遗+”模式让万盛的文化魅力熠熠生辉,让文化之花绚丽绽放。

非遗文化生生不息

不久前,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第三届巴蜀非遗英雄会暨非遗购物节在板辽湖景区举行。活动融合非遗项目、实物及用具,设置了沉浸式非遗体验、有趣的互动游戏、热闹的非遗集市,为非遗传承人搭建起展示、交流和推广的平台,同时让游客在一步一景中,感受“非遗”带来的美好生活。

在巴渝棕编体验区,赵婷婷在传承人王先奎的指导下学习棕编技艺。“几片棕榈叶、一把剪刀,撕、拉、绕、穿、刺之间,就能编织成一只别致的小鸟,体验感十足。”赵婷婷兴奋地说。

除了巴渝棕编,李氏面塑、南桐剪纸、永生花团扇制作等非遗项目也让游客目不暇接,成为万盛旅游的新亮点。

当下,传统观光旅游的“走马观花”已经难以满足游客的需求,人们期待在旅游过程中感受文化的熏陶。非遗正在成为游客感受各地文化的重要抓手。“非遗+旅游”不仅让游客观赏,还让他们亲身参与,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独特魅力。

到青年镇,变身苗家女孩围着篝火跳舞;去关坝镇,品尝新鲜雪梨熬制的犹氏雪梨膏;在万盛老街,猜巴渝灯谜,感受其中的国潮韵味……在万盛,59项非遗代表性项目以其独特的文化价值,构成了这座城市的文化脉络,也成为丰富的旅游资源。无论是棕编技艺、传统美食,还是民间音乐、红苗文化,这些源于生活的技艺与艺术,正以全新的方式融入现代生活,为旅游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非遗与自然风光齐辉

每年“五一”假期,一场盛大、庄严的“苗族祭祀大典”——踩山会都会在万盛石林景区石鼓广场上演,身着传统服饰的苗族同胞们载歌载舞,在“山神石”前追忆祖先,通过祭天神、祭山神、祭门神、祭土地神等传统礼俗,向天地万物与祖先祈福,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仪式结束后,苗族同胞邀请游客一同品尝自酿的“咂酒”,体验这片土地上流传已久的文化。

“苗族祭祀大典,百闻不如一见,确实很震撼。”游客刘玉兰说,她们一家人专程从成都来到万盛,感受到这里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浓厚的文化氛围,这趟旅程令她们收获满满。

万盛苗族踩山会已连续举办24届,是红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西南地区享有盛誉,被列入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在万盛的各大景区,非遗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已初见成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旅游体验。除了踩山会,在万盛最古老的苗族聚集地——更古苗湾,苗族新年活动也已发展为一个传承性强、规模大、流传性广的“非遗+旅游”品牌。

活动当天,来自渝南黔北的苗族同胞欢聚一堂,共庆传统佳节。游客们不仅能观赏到原汁原味的苗族歌舞,还能亲手体验剪纸、蜡染等传统技艺。在篝火旁,与苗族阿哥阿妹围火跳舞,或者用剪刀勾勒出精美的图案,这样的互动让每位参与者都成为了文化传承的一部分。

在青山湖国家湿地公园,非遗同样成为展示万盛文化的重要载体。第七代“金桥吹打”非遗传承人张秋霞和她的民间艺术团,定期为游客带来这一国家级非遗文化的现场演绎。当唢呐的嘹亮声响划破宁静,鼓声的震撼节奏在湖水的倒影中共鸣,铿锵有力的旋律与悠扬的节拍交织,传递出浓烈的民间情感与生活气息,吸引着每一位观众沉浸其中。

“在青山湖畔欣赏金桥吹打,真是一种特别的体验。”游客张瑜说,这场表演已经不仅仅是视觉和听觉的享受,更是一场深入人心的文化盛宴。

近年来,我区在各大景区持续开展非遗进景区活动,除了选派非遗项目传承人常态化开展景区活动,还在重大节假日期间,为景区游客加持更多非遗展演展示服务项目。从万盛石林景区的踩山会、更古苗湾的“苗年夜”、王家坝红苗秋坡会,到精细竹编技艺特色展销,非遗项目将景区游览线路完整串联,芦笙舞、吹打乐、杂技展演活动有声有色,民俗赶集会吸引八方来客,非遗元素有机融入山水风光,带给游客更多的沉浸式“非遗”体验。

潮流创意与非遗共舞

随着万盛文旅产业的蓬勃发展,传统文化和现代设计在万盛的文创产品中找到了新的平衡点。非遗文化不再仅仅停留于历史传承中,而是在文创产品中焕发出全新的生命力。

在万盛各大景区的旅游商品区,琳琅满目的文创产品吸引着游客驻足挑选。精致的钥匙扣、摆件、丝巾等饰品,不仅造型优美,还巧妙地融入了非遗元素,为使用者赋予了独特的文化印记。

其中,文创产品“阿彩”尤为受欢迎。这款以非遗文化苗族刺绣、蜡染等传统技艺为基础,结合现代设计理念打造的作品,成功呈现了苗族文化的独特韵味。鲜艳的色彩、细腻的刺绣、精美的蜡染工艺,展现出苗族儿女的智慧与匠心,让每位拥有它的游客都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我特别喜欢这条刺绣丝巾,它不仅漂亮,还充满了民族风情。”游客李慧娟对自己在万盛石林景区购买的文创商品非常满意,“这些文创产品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能感受到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

在区博物馆,以本土文化和非遗文化为元素创作的文创产品同样吸引着游客的目光。以《灵飞经》和馆藏青铜器为原型创作的钥匙扣、摆件、书签等,不仅外观唯美,还植入了深厚的文化符号,赋予了饰品独特的文化属性。剪纸、版画、蜡染、布艺等非遗工艺品同样充满历史与艺术的魅力,在实用性与文化价值之间找到了完美的平衡。

“我们将非遗文化元素融入日常用品中,既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也传播了溱州的故事。”区博物馆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文旅融合背景下开发非遗文创产品的目的,就是要让非遗文化得以延伸,成为游客游览之后的文化体验载体。

据了解,万盛在开发非遗文创产品的过程中,坚持以自身文化内涵为“主料”,通过文创将文化转化为产品。正是这些创意独特、工艺精湛的文创产品,使万盛的非遗文化打破了时间的桎梏,跨越历史的界限,融入现代生活,成为新时代文化旅游创新融合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