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31日,万盛文化旅游发展大会召开,进一步细化明确万盛文旅“三次创业”目标体系和任务清单。未来三年,万盛文旅怎么干?一起来看看吧!总体要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
2024年12月31日,万盛文化旅游发展大会召开,进一步细化明确万盛文旅“三次创业”目标体系和任务清单。
未来三年,万盛文旅怎么干?一起来看看吧!
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以全市建设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打造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为总抓手总牵引,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全市“一区两群”协调发展,紧扣万盛“一城两区一地”目标定位,加快推进文化旅游“三次创业”,推动文旅资源串珠成链、文旅产品提档升级、文旅业态丰富多元、文旅模式创新突破,全面构建文旅深度融合、内外市场繁荣、多业良性联动、城乡协调发展的大旅游格局,因地制宜把文化旅游业打造成区域支柱产业,将万盛打造为“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景城一体”全民共建共享的世界旅游城市。
实现四个目标
到2027年,建成具有全国吸引力的旅游产品体系,旅游服务质量大幅提升,旅游消费环境全面优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大健康旅游目的地、商文旅体融合之城、轻极限·运动之城基本形成,世界旅游目的地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建设文化旅游强区取得重要突破
◆建设世界文化旅游目的地取得重要突破
◆建设全市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示范地取得重要突破
◆建设全市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引领地取得重要突破
六项重点任务
一、塑造高质量、具有竞争力的文旅产品
招引培育文旅新项目
谋划引进盛景铁游·小火车等项目,加快推动黑山·万盛之眼、方盛电厂文旅项目落地建设。打造重庆煤矿文化博物馆。
焕新升级已有景区
到2027年,建成1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以创建青山湖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为引领,争创一批国家A级旅游景区。
优化精品线路体系
推动核心景区串珠成链,推出主题旅游线路,打造一批高水准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基地;加强成渝双核联动,联手打造渝川黔精品休闲旅游带。
二、完善高品质需求的“吃住行游购娱”旅游要素
迭代升级“慢生活、深度游”要素体系
到2027年,建成3个商文旅体融合标志性商圈;培育一批地方特色美食;挖掘巴渝文化IP,推出万盛特色“渝货精品”;建设1家五星级饭店,创建2家全国甲级旅游民宿。
提质打造特色乡村旅游
培优南桐王家坝、青年板辽、凉风梦乡村、丛林绿水等乡村旅游项目,打造农业产业园、农业观光园,探索建设田园综合体试点。到2027年,新建2个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1个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镇。
培育“文旅+康养、休闲”等多元特色新业态
建设鱼子岗康养旅游度假区、九锅箐综合康养度假区,提升板辽湖房车露营基地,培育温塘村等温泉民宿集群,打造全市健康医药、医疗器械、体育器械生产基地。
三、不断创新宣传营销方式
塑造文旅品牌形象
积极引进一批具有广泛影响力的高端会议、展览、赛事、演艺、节庆项目。与时俱进举办世界苗族踩山会、“黑山谷杯”国际羽毛球挑战赛、黑山谷音乐季等品牌节会。
打造宣传矩阵
提升万盛旅游资源在抖音、微信公众号、小红书、华龙网等媒体传播能力、质量,加大市内市外宣传力度。
实施引客计划
精准对接重庆主城、川黔等重点客源市场,全面辐射长三角、珠三角、东南亚等客群,持续丰富万盛旅游形象;积极争创国际国内知名文旅奖项。
四、培育建强现代市场主体
提升招商引资质效
办好招商推介会,聚焦康养、工业旅游、文化演艺、景区合作等领域,积极推动方盛电厂主题游乐、路矿·微度假社区等招商项目落地。
培育壮大文旅龙头企业
支持文旅企业跨区域、跨行业融合发展,深化国有文旅企业改革攻坚,鼓励“奥陶纪”品牌持续对外输出。
激发文旅中小企业活力
培育一批“小而美”新型文旅服务市场主体,积极鼓励和支持“黑山红”“定青”等知名品牌扩大市场占有率。
五、健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体制机制
完善“文化润景”机制
发展“景区+剧场”“景区+演艺”等文化业态植入新模式;深入挖掘一系列万盛故事,推广传承万盛文化。
深化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机制
争创国家级巴蜀文化生态保护区;大力发展非遗旅游,擦亮“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散文之乡”金字招牌。
创新特色文创产品培塑机制
持续推出文创玩偶,差异化开发唢呐、芦笙、棕编等非遗制作技艺产品,以及万盛特色文创产品。
六、持续优化软硬件环境
完善“快旅慢游”设施服务网络
增开直达景区景点的旅游专线、旅游直通车;建设旅游服务中心,加快布局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
加大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旅游服务、品牌推广、在线监测等数字化应用场景;推出万盛旅游电子地图。
加强文旅市场监管和安全保障
定期开展文旅市场专项治理;提高投诉处置效率;健全文旅信用体系;推广旅游商品无理由退货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