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刘 倩 通讯员 鲜开玲)“在我最困难的时候,你们上门来教我申请低保。现在,我的生活有了着落,真是太感谢你们了!”近日,东林街道腰子口社区居民李启芳对着入户的民政工作人员连声致谢。李启芳由于生病,使
(记者 刘 倩 通讯员 鲜开玲)“在我最困难的时候,你们上门来教我申请低保。现在,我的生活有了着落,真是太感谢你们了!”近日,东林街道腰子口社区居民李启芳对着入户的民政工作人员连声致谢。
李启芳由于生病,使得家里经济更加紧张。“之前在医院的时候,全靠亲友的救济,后续治疗也需要费用,家庭负担非常大。”她说。
得知李启芳的情况后,区民政局的工作人员上门向她宣传救助政策,并手把手教她申请救助。通过“渝悦救助通”微信小程序,李启芳很快完成了救助申请、人脸识别、签订授权书等一系列流程。待审核通过后,李启芳就能领取到补助金。有了这份兜底保障,她的心里踏实多了。
社会救助是保民生、促公平的托底性、基础性制度安排。市民政局认真落实数字重庆建设总体部署,积极推动民政数字化改革,上线“渝悦救助通”小程序,打造社会救助新格局。万盛是全市第二批“渝悦救助通”推广运用试点区县之一。
区民政局副局长王泳介绍,在“渝悦救助通”小程序上,困难群众通过线上申请、人脸识别、签订授权书等步骤,即可办理特困、临时救助、低保等事项。同时,申请人也可以通过小程序实时查看流程进度,工作人员也从每月集中审核变为线上接诉即办。
自2023年6月在我区上线以来,“渝悦救助通”功能模块已拓展至12个,覆盖民政、住建、慈善、司法、教育、医疗、应急等八大社会救助,让救助申请“触手可及”。
“像李启芳家的情况,以前需要到社区或者民政、慈善会才能申请办理救助。现在通过‘渝悦救助通’线上申请,不仅方便了群众,也提高了救助申办效率,真正做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王泳说。
截至目前,我区通过“渝悦救助通”申请各类救助4836件次,办理电力、医保、基本养老保险参保免申即享5034件,教育救助一件事253件次。
王泳表示,下一步,区民政局将进一步深化社会救助改革创新,积极链接社会资源,推广好利用好‘渝悦救助通’,进一步拓展困难群众的救助渠道,加强救助保障,兜牢基本民生底线,让困难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