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新闻热线:023-48261375 广告热线:023-48266349
投诉邮箱:2240289300@qq.com
万盛网
时政

聚焦扩大投资消费 为高质量发展添动能

0 2025-01-13 11:24:00

1月5日召开的党工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万盛将聚焦扩大投资消费,提速推进项目前期工作、充分激发消费潜能、加快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金字招牌”,跑出投资“加速度”,构建消费“新场景”,打造文旅“金名片”,为

1月5日召开的党工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万盛将聚焦扩大投资消费,提速推进项目前期工作、充分激发消费潜能、加快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金字招牌”,跑出投资“加速度”,构建消费“新场景”,打造文旅“金名片”,为万盛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2025年,各部门具体怎么做?本报专访了区发展改革局、商务局、文化旅游局相关部门负责人。

区发展改革局:挖掘投资潜力  扩大有效投资

投资既是当前的需求,也是未来的供给。

“投资不仅能够满足当下的需求,而且能够创造新的需求,从需求端和供给端两方面促进经济增长,有利于万盛优化供给结构、推动高质量发展。”管委会副主任、区发展改革局局长张林说。

2024年以来,全区总体投资实现稳定增长,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我区深度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双城经济圈重大项目投资完成率超120%;统筹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渝黔综合服务区和渝黔合作先行示范区建设,重庆(万盛)内陆无水港低碳产业园完成投资20亿元;提速项目建设,迭代升级“五个一”项目建设机制,天星水库、卡斯特铝等19个项目完成或超投资计划,奥陶纪(板辽湖)亲水旅游度假区等10个项目建成投用,完成投资62亿元;重点领域拉动明显,13个项目纳入市级“盘子”统筹实施,设备更新政策拉动技改投资增长147%;全力争取国家政策和资金支持,人民医院等22个项目争取超长期特别国债和中央预算内投资。

“2025年,区发展改革局将强化重点项目储备、建设调度,挖掘投资潜力,确保全年完成重点建设项目投资80亿元以上,力争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张林说。

下一步,该局将在承接“两重”“两新”等一揽子增量政策时,主动出击、精准施策,展现积极作为;围绕扩大消费和投资等关键领域,大胆创新、全力突破,激发经济活力;针对产业升级、结构优化等重点任务,强化统筹、优化协调,促进产业升级;在优化营商环境、培育经济支撑等方面,持续深耕、提质提效,增强发展后劲。

具体来看:区发展改革局将加力推动工业投资,发挥重庆(万盛)内陆无水港低碳产业园、绿色建材循环经济产业园等重大项目牵引作用,加快推动华南无机盐专用化学品、3C数码电池智能化PACK生产线等项目,力争工业投资增长10%。加快推动基础设施建设,提速天星水库、水环境综合治理等项目,力争基建投资增长10%。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企稳,用好中央“稳楼市”新政策,加快城中村改造等项目建设,打好“久攻未建”“久建未完”项目处置攻坚战,推动更多项目进入“白名单”,力争房地产投资实现正增长。落实重点项目资源要素配置和综合保障,强化项目用电、用气、用水、环评等保障,分类施策推动项目加快建设、尽早竣工、投产达产。做好项目前期工作,加快增发国债、超长期特别国债等支付使用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放大市场力量,创新多元化投融资模式,吸引有实力的央企、民企来区投资布局,激发社会投资潜力。

区商务局:燃动消费引擎 激发市场活力

“提振消费,扩大内需,是2025年经济发展的首位重点任务。”区商务局党委书记、局长龙雪梅说。

区商务局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市、区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积极参与重庆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以商农文旅体融合发展城市创建为抓手,着力促消费、扩内需、惠民生,重点聚焦以下四方面工作:

打好政策“组合拳”,激活消费新需求。抢抓国家市级政策机遇,接续实施汽车报废、置换更新和家电、家居、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政策,尽快落实新增3C产品购新政策,大力发展大宗消费、绿色消费、家居消费,积极培育智能家居、数码产品、智能穿戴等新消费增长点,进一步促进优质消费资源集聚、推动消费市场提质升级,力争更多政策效果集中释放。

提升消费“融合度”,释放消费新潜能。用好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试点奖励资金,精心策划商农文旅体融合促进活动,做靓“悦动盛城·乐享消费”“夜万盛·潮生活”等特色活动IP,持续推进商农文旅体等产业融合发展,搭建集美食住宿、旅游观光、休闲度假、运动康养等于一体的消费链条,促进本地消费、吸引外来消费;积极培育国能奥特莱斯、黑山八角、万盛老街等消费新场景,围绕重大节庆假日、休闲避暑等消费节点,组织举办节庆会展、特色商品等专题促销;结合乡村旅游,大力发展直播电商,助力农民增收,提升农村消费。

做优供给“生态圈”,提升消费新体验。围绕夜间经济、休闲避暑、研学露营、后备箱经济、银发经济等消费热点,引导市场开发沉浸式消费新场景,丰富消费业态;积极引进区域性首店,提升地区消费品牌品质;培育推广重庆地标菜和重庆老字号,广泛打造宣传“万盛老字号”和万盛地标菜,推动万盛旅游美食产业发展,提升万盛美食品牌影响力;加快引进精品酒店和民宿,丰富旅游供给,提升游客接待能力,赋能旅游消费,助力全区旅游三次创业。

筑牢主体“基本盘”,夯实消费新基础。切实抓好辖区限上商贸及其他服务业市场主体培育工作,会同发改、统计、市场监管、税务等部门,走访调研商贸类市场主体,摸清主体底数,掌握行业发展趋势,完善充实拟入库单位储备库。鼓励引导有条件的工业企业因地制宜实施“工贸分离”,注册独立商贸企业,支持网络批发零售企业来区设立公司,推动更多商贸企业升限纳统,不断夯实商贸发展基础。计划2025年培育限上商贸市场主体15家以上。

区文旅局:开发文旅资源 推动文旅繁荣

“2024年,我们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战略机遇,紧扣党建统领‘885’工作机制,围绕‘一城两区一地’目标定位,推动全区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取得了新成效。”区文旅局党委书记、局长王浩说。

去年,万盛旅游活力足、人气旺,西部菌谷、龙涎瀑布成功创建国家4A、3A级景区,奥陶纪(板辽湖)烟花音乐秀场火爆西南,全区接待游客突破3000万人次、增长6.2%。

王浩表示,下一步,全区文化旅游工作将坚持万盛“一城两区一地”目标定位,加快推进文化旅游“三次创业”,以促进文化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坚持创新驱动、融合发展,充分挖掘本地文化旅游资源潜力,打造特色鲜明、内涵丰富、优质多元的文化旅游产品和服务,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发力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聚焦“文化旅游项目清单”,积极争取与国内知名企业合作,推动盛景铁游·小火车、鱼子岗五星级酒店、青少年科学技术实践基地(人工智能体验中心)项目、方程赛车(嗨街)项目等早落地、早建设、早见效。

抓实抓好品牌创建和示范引领。聚焦“文化旅游品牌创建清单”,全力以赴争创万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积极申报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持续推进国家A级旅游景区、全国等级旅游民宿、公共文化服务等示范创建工作。

不断提振市场消费。聚焦“文体旅赛事活动清单”“文化旅游宣传推广清单”“万盛好礼清单”,布局“旅游+”“+旅游”全链条的旅游产业,完善“吃住行游购娱”全要素的旅游产品。强化区域联动,做好宣传推介和市场拓展,构建完善全媒体传播矩阵,谋划举办系列文旅消费活动和“四季”宣传活动,积极参加市内外推广活动,制定优惠政策,发布精品线路,全力促进文旅消费。

推动文化事业繁荣发展。聚焦“文创产品研发清单”“万盛故事编撰清单”,挖掘推出一系列文创产品和万盛故事。纵深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化建设,统筹“三馆一中心”做好免费开放和培训工作。深耕文艺精品创作,推出更多文艺作品。加强非遗保护传承,办好非遗民俗大展演、巴蜀非遗英雄会等品牌节会,开展好系列群众文化活动。

加强文物保护和活化利用。加快实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民政府航空委员会第二飞机制造厂生产车间旧址危岩体加固工程等重点项目。有序推进文物“四普”工作。更好发挥国家二级博物馆的宣教作用,丰富馆藏资源,推出更多精品展览。

优化市场环境和服务水平。做好企业精准指导服务,力争规上企业增量提质。推动数字文旅融合发展,全面完成“旅游投诉处置”一件事试点工作。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持续提升政务服务效能。扎实做好旅游咨询投诉、应诉处置等工作。多措并举筑牢文旅行业安全生产防线,确保文化旅游市场安全平稳有序运行。

记者   袁治卫   通讯员   刘朝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