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监管总局近日发布了《电子计价秤型式评价大纲(试行)》《电子计价秤检定规程(试行)》两项计量技术规范,分别于2026年、2027年实施。新的技术规范针对电子计价秤的独有特点和现状,着重增加和强化了电子计价秤
市场监管总局近日发布了《电子计价秤型式评价大纲(试行)》《电子计价秤检定规程(试行)》两项计量技术规范,分别于2026年、2027年实施。
新的技术规范针对电子计价秤的独有特点和现状,着重增加和强化了电子计价秤防作弊和产品信息可追溯相关的技术要求、核查措施、测试方法、判定准则。新技术规范实施后,可以有效强化国内电子计价秤产品防作弊性能,优化电子计价秤强制检定,更好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一是提出“开壳锁机、授权解锁”要求,解决“随意拆机、非法调整”难题,明确要求当电子计价秤的外壳被打开时,应启动自锁功能,解锁只能由被授权人员采用高保密性动态密码方式实现,从而实现电子计价秤不能随意拆、不能随意调的要求,堵死拆机改装这个漏洞。
二是提出“唯一性信息核查”要求,解决电子计价秤产品真伪鉴别难题。要求生产企业出厂的每台电子计价秤应具有唯一性身份信息(包括生产码信息、维修码信息等)。
三是提出“三码一封”技术要求,实现对电子计价秤生产、销售、维修、使用、检定等关键环节的信息规范和安全防护。
国家计量技术规范由市场监管总局组织制定和批准发布,是完善国家计量体系的重要保证。在民生计量方面,监管部门对电子计价秤、加油机、民用“三表”(电表、水表、燃气表)等计量器具实施法制管理,确保其量值准确可靠,对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进行检验,保护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都需要依据计量技术规范来具体实施。(据新华社北京1月9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