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电话:023-48278003 新闻热线:023-48261375 广告热线:023-48266349
投诉邮箱:2240289300@qq.com
万盛网
国际国内

【特别报道】“刘永成烈士,您的家找到了!”

人人长寿客户端 0 2025-04-01 17:34:30

“几十年了,几十年了……他家的老屋基就在这里……”3月17日,一个阴雨绵绵的日子,在长寿区龙河镇龙河村牛角丘对门湾,年近八旬的刘永胜老人指着眼前一片杂草丛生的荒地,老泪纵横地说。

△志愿者奔走为上甘岭烈士刘永成“寻家”。

至此,一场长寿志愿者接力为上甘岭烈士刘永成“寻家”的志愿行动圆满划上句号。
 

刘永成是谁?为何要“寻家”?这还得从20天前说起。
 

一则求助信息开启一场志愿行动

 

2月26日,长寿区融媒体中心记者在社交平台上刷到一则求助信息:为重庆市长寿区刘永成烈士寻家。信息显示:刘永成烈士,1927年1月出生,1952年12月6日在朝鲜上甘岭战役中牺牲,生前家庭住址为重庆市长寿区。

△长寿区融媒体中心发布视频为刘永成烈士“寻家”。

记者随即与信息来源“宝贝回家”公益组织的志愿者“仁哥”取得联系,并证实了信息的真实性。很快,长寿区融媒体中心在“勒是长寿”视频号上发布了“大家行动起来,为刘永成烈士寻家”的消息,并在朋友圈迅速传播,牵动着无数人的心。
 

为了帮助烈士“回家”,记者立即联系了长寿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然而,长寿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的档案中关于刘永成的记录极少,只记录了他是长寿龙河公社龙河大队人,不清楚刘永成是否有亲属和后人。
 

但“刘永成烈士是龙河公社龙河大队人”这一信息,引起了龙河镇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一定要让烈士落叶归根!”龙河镇第一时间成立工作小组,并邀请熟悉当地人文历史的退休干部、重庆市“最美志愿者”王亚明加入其中,全力以赴帮助刘永成烈士寻家和寻找亲人。同时,联合“宝贝回家”公益组织、长寿区融媒体中心、长寿区退役军人志愿服务协会的志愿者,迅速展开了一场跨越73年时空的“寻家”志愿行动。
 

从150万字的县志中找到不足30字的信息

 

“刘永成呀,我们村里没有听说有这个人……”根据模糊不清的信息,志愿者在龙河镇多方走访和打听,均未获取有用的线索和信息。
 

既然民间没有线索,那么档案馆的资料里是否有记录?带着一丝希望,3月3日,志愿者在长寿区档案馆里找到了一本1985年版的《长寿县志》,希望能从中找到刘永成烈士的一些信息。
 

但是,这本《长寿县志》长达1276页、150万字,要从中找到有关刘永成烈士的信息,如大海捞针。即使困难重重,希望渺茫,志愿者仍不言放弃,逐页翻看,认真查找。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大家挑灯夜战,转机出现。3月4日凌晨3点,志愿者在该《长寿县志》的第1192页,也就是该书的第三十三篇《人物》之第三章《英名录》中的第一节《烈士》中的第一栏查找到以下文字记载:刘永成,男,龙河乡,1927.1生,1948.10参加革命,副班长,1952年12月,抗美援朝。这与“宝贝回家”网站发布的信息完全吻合。
 

第二天,志愿者聚在一起,结合网站信息及查找到的相关资料,综合研判得出如下结论:刘永成,1927年1月生于重庆市长寿区龙河镇(原四川省长寿县龙河公社),1948年10月踏上革命征程,成为中国人民志愿军93团1营机炮连副班长。在大大小小的战斗当中,他冲锋在前,不畏牺牲,在火线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52年12月6日,他在惨烈的朝鲜上甘岭战役中,和敌人进行了殊死搏斗,壮烈牺牲,年仅25岁。1953年4月,他被所在部队的政治部追认为革命烈士,但家乡的亲人却始终不知他的音讯。
 

在志愿者苦苦查找到的零星信息中,一个光辉的上甘岭烈士刘永成的形象展现在大家面前。
 

从数位老人尘封的记忆中找到刘永成烈士的家

 

“刘永成的老家到底在哪里?他的亲人又在哪里?”这一直是志愿者要寻找的答案。
 

据资料记载,现今的龙河镇龙河村,解放前是属于长寿县兴隆区21保管辖范围,新中国成立后的上世纪50年代后又划归长寿县龙河乡管。21保后来划分为龙河村和金光村两个村。历经70年,行政区划多次调整,后来龙河村和金光村又进行了合并。现在,这个村的刘氏家族人口众多,寻找的难度极大。
 

3月5日至3月11日,志愿者走遍了龙河镇龙河村各个有刘姓的院落,一一翻阅泛黄的刘氏族谱,仔细询问刘姓老人,却因年代久远,线索寥寥,无一人知道刘永成及家人的情况。刘永成的名字仿佛被时光遗忘。
 

3月12日,当志愿者在龙河村走访时,退休老干部张世清提供了一条关键线索:“我岳父刘德丰有本族谱,或许能帮上忙。”听闻后,志愿者立即前往晏家街道查家湾社区,拜访了年逾九旬的刘德丰老人。
 

“按辈分,我是刘永成的叔叔。”刘德丰老人回忆道,刘永成的小名叫“成娃子”,他和他父亲刘绪生都是木匠,在当地靠木工手艺维持生计。由于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百姓民不聊生。1948年秋,因生活所迫,刘氏父子只得背井离乡,从此杳无音信。
 

为进一步核实相关信息,准确找到刘永成的老家地址,3月16日,志愿者又找到了长寿区双龙镇产业服务中心主任刘长安,向他打听到了刘永成的同姓兄弟、原长寿县罗围乡党委书记刘永胜,希望从刘永胜那里得到相关印证。
 

3月17日上午,志愿者相约与年近八旬的刘永胜在长寿区老干部局见面。“刘永成和我家挨得挺近,当年听长辈们讲,刘永成和他父亲都是做木工的。”刘永胜接着说,刘永成的母亲在他年幼时就去世了,刘永成是家里的独子,没有兄弟姐妹,从小就和他父亲刘绪生相依为命。当年湾中的大人们经常听到他父亲喊他吃饭,才知道他的小名叫“成娃子”。
 

所有的信息都证明,刘永成的老家就在龙河镇龙河村。3月17日下午,尽管雨一直下个不停,但志愿者与刘永胜老人一行,仍冒雨前往龙河村,实地查找刘永成老家的具体位置。在一个叫牛角丘对门湾的地方,刘永胜老人在一片荒草丛生的荒地边停下了脚步,经多次辨认,最终确认了刘永成的老家位置。“几十年了,几十年了……这里就是刘永成家的老屋基,当年是两间土墙房子。”刘永胜老人声音哽咽地说,“‘成娃子’是永字辈,刘氏家族字派排第十五辈。他牺牲在了抗美援朝的战场上,是刘氏家族的骄傲……”滴滴答答的雨声中,大家肃立默哀,仿佛听见了73年前那位英雄少年回家的脚步声。
 

刘永成烈士,这位曾被时间遗忘的英雄,重新拥有了故乡的坐标。
 

龙河镇党委政府郑重承诺:将在刘永成烈士的故居旧址建立纪念亭,竖立纪念碑,让后人铭记这位“上甘岭上的龙河之子”,让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在龙河这片土地上发扬光大、永续传承。

△志愿者在朝鲜开城烈士陵园的烈士英名墙上找到刘永成的名字。

截至记者发稿时,“宝贝回家”公益组织志愿者“仁哥”给记者发来照片证实,刘永成烈士安葬在朝鲜开城烈士陵园,他和他的战友长眠于此73年!

刘永胜代表当地刘氏家族表示:“希望他能早日魂归故里,让家乡的青山绿水,永远守护属于他的乡愁与荣光。”
 

【记者手记】

山河铭记   精神永存
 

山河铭记,精神永存!刘永成烈士身后无子嗣,没有墓碑,也未留下画像,却用青春生命在异国他乡筑起不朽的丰碑。
 

这场发生在清明节前的志愿行动,是长寿人民向英雄的缅怀和致敬。一位志愿者在寻访日记中写道:“找到他,是为了让后人铭记,如今山河安宁,皆因英雄以命相护。”这场跨越时空的寻找,不仅让烈士“回家”,更让信仰与传承在长寿这片土地上代代延续!

记者 刘霞飞 特约记者 王亚明 通讯员 周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