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是劳动者的节日,也见证劳动者的坚守。五一假期,许多劳动者扎根一线,以“假期”为“工期”,用汗水与行动描绘奋进图景。配电运维抢修班工作人员吴开元:守护万家灯火明5月1日清晨,当城市还未完全苏醒,万盛供
五一是劳动者的节日,也见证劳动者的坚守。五一假期,许多劳动者扎根一线,以“假期”为“工期”,用汗水与行动描绘奋进图景。
配电运维抢修班工作人员吴开元:守护万家灯火明
5月1日清晨,当城市还未完全苏醒,万盛供电中心配电运维抢修班技术骨干吴开元,早已整装待发,开启了他新一天的保电“征程”。这是他第3年在五一劳动节坚守岗位。
“井东线#11杆红外线测温正常,暂未发现异常情况。”上午7点,在塔山路,吴开元和同事一起,全神贯注地对线路开关、刀闸、变压器等关键设备进行“体检”,实时了解设备电气连接部分是否发热、放电,杆塔上瓷瓶套管、引流线夹等设施设备是否存在异常情况。
一根电线连着千家万户,坚守只为守护万家灯火。万盛供电中心担负着万盛范围内的生产生活供电,为了确保电网设备在节日期间的安全可靠运行,让广大市民朋友欢度五一佳节,吴开元放弃了假期,默默坚守在岗位上,竭力做好节日保电工作。
吴开元告诉记者,考虑到近来气温回转,全区负荷攀升,为了确保广大用户在五一期间能够平安用电,他所在的国家电网重庆电力(万盛抢修)红岩共产党员服务队迅速行动起来,加大了节日期间辖区内配电线路及设备的巡视运维力度,确保设备安全稳定运行。同时,应急值班人员全天候待命,只为在突发状况发生时,能够第一时间奔赴现场。
“27年了,从刚入行的青涩小伙,到如今两鬓已现白发,我的工作始终都围绕着电线、变压器。”吴开元轻轻擦拭着安全帽,眼中满是深情,“越是节假日,我们供电人的责任就越重。虽然不能陪家人出游,但当我看到景区灯火通明,游客们安心享受假期,看到家家户户的灯光亮起,就觉得所有付出都有了意义。”
记者 向虹谕
建筑工人郭朝荣:项目建设不“打烊”
五一小长假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一次期待已久的旅行,而对于建筑工人来说是责任、是付出、是坚守。
在西部陆海新通道重庆(万盛)内陆无水港低碳产业园项目施工现场呈现一派繁忙景象,高空作业吊车设备高速运转,数十名建设者分布在不同区域有序施工,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劳动美”。
5月1日,在3号楼的楼顶防水施工现场,来自四川巴中的建筑工人郭朝荣正在进行自粘卷材粘贴工作。他蹲在地上,一手拿着液化气喷枪,一手扶着卷材,利用液化气高温将卷材底部胶粘剂融化,进行粘贴,工作认真且细致。
当天天气炎热,加上液化气高温炙烤,郭朝荣的脸上大汗淋漓。为了不耽误施工进度,他来不及将汗水擦拭。郭朝荣说,他平均每天工作8小时,每天粘贴卷材90平方米左右,目前项目进入了结构和防水施工阶段。虽然巴中离重庆不远,但是假期他和同乡的工友们都决定坚守岗位,以劳动的方式迎接假期。
“做防水工作,遇到天气炎热的时候最难熬,液化气燃烧后的温度高。为了将工作做好,不让房顶漏水,我们在节假日也要稳步推进防水工程。”建筑工人郭朝荣说。
在项目建设现场,坚守的不止一人。在一旁的1号楼1层砌体施工现场,建筑工人正在进行砌墙作业。记者看到,其所用的加气砖比常规砖大上好多倍,建筑工人必须互相配合才能施工,不一会儿,一面横平竖直的墙面呈现在眼前。
正是有了这一群在节日坚守的建筑工人,才能让万盛的一个个建设项目又好又快建成投用。
记者 袁治卫
民宿管家陆玲:用心留住八方客
“今天中午的烧烤都准备好了吗?”“再检查一下客房的电器和生活用品,按照客人要求准备齐全。”……五一小长假来临,黑山镇南门村谷里客栈老板娘陆玲又忙了起来。
陆玲经营的民宿涵盖住宿、餐饮、采摘、娱乐等服务。为了迎接五一假期,她早在半个月前就开始部署,不仅为游客们联系了附近的特色农事体验服务,还对菜品、客房、花园环境进行了统一升级,力争做好“东道主”,用暖心服务,带给游客宾至如归的游玩体验。
五一假期首日,陆玲一大早就亲自对民宿的消防器材和各类电器进行了又一次的全面检查,排除安全隐患。随后,陆玲来到周边农户菜园将五一前夕特地为游客们订购的蔬菜进行采摘,保证每一位游客都能吃到最新鲜的农家菜。
除此之外,陆玲还会在客人来的前一天,通过微信或电话与客人进行详细的沟通,提前将客人们需要的物品逐一准备好,并对首次来到万盛游玩的客人贴心地提供出游建议。当客人到达,她便微笑着迎上前,热络地引导客人办理入住、就餐等事宜,让游客踏入庭院便能感受到浓浓暖意。
“烟火与雅意并存”是近年来乡村旅游备受追捧的原因,酒店注重标准化,民宿则更为凸显特色、温度、人性化。陆玲表示,这也意味着民宿不仅要为客人提供优质的居住环境、贴心的服务,更要带领客人感受风土人情、融入本地文化,从而对这段旅行产生独特的回忆。
除了青砖灰瓦、雕梁画栋的田园美景,万盛还有很多像陆玲一样有温度、有责任的优秀民宿管家。正是他们用热情细致的服务描绘“诗与远方”,让每一位来到万盛的游客都能尽情在青山绿水间身心交融、乐而忘返。
记者 曾 姚
公交车司机罗贵芳:温暖乘客出行路
5月1日清晨6点20分,重庆市汽车运输(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九分公司的司机罗贵芳就来到建行公交车站,为一天的行车作准备。
在检查完车辆外观和轮胎、擦拭完倒车镜后,罗贵芳迅速转身上车、关门、系好安全带、启动车辆、缓缓离站,整套动作一气呵成。
行驶在这条熟悉的路上,罗贵芳开始为今天的路线盘算着。
今年48岁的罗贵芳,每天的工作就是穿梭于城市的大街小巷,将一批又一批乘客安全送达目的地。罗贵芳负责的332路公交车单程共停靠19个站点,往返一趟大约2个小时。
到达终点站,抓紧时间上厕所、倒开水;临近中午饭点,选择一家离调度室不远的餐馆,点上一碗面条就算对付;为车辆补电时,倒完垃圾、消完毒,可以稍微休息一下……从清晨上岗到傍晚收车,罗贵芳每天要在方向盘前坐近12个小时。重复的路线、重复的站台、重复的风景……罗贵芳的工作枯燥乏味。
今年,是罗贵芳工作的第7个年头,连续7年的五一假期,她都是和“最亲密的伙伴”——方向盘和离合共同度过。每天要接送多少名乘客、要踩多少次刹车和油门,罗贵芳没有统计过。当被问及节假日不能陪伴家人是否遗憾时,她眼角泛起笑意:“干一行,就要爱一行,既然选择了成为公交车司机,就要全心全意地对待这份工作。”
这个五一,在城市纵横交错的道路上,还有无数个“罗贵芳”握着方向盘,用一圈又一圈的行驶轨迹,串联起市民游客的平安旅程。他们的坚守,让公交车不仅是代步工具,更成为传递温暖与安全感的流动港湾。
记者 向虹谕
包装工人李代娟:赶制订单不停歇
在重庆华绿生物有限公司包装车间,常年开启空调冷空气,比外面更冷一些,工人们必须穿着厚衣服,对新鲜的金针菇进行收割、打包。
在忙碌的人群中,一眼就能看到重庆华绿生物有限公司包装车间班长李代娟。她一边对产品包装进行检查,一边叮嘱工人做好包装细节。
食品安全重于泰山。李代娟作为包装车间的班长,主要负责管理车间安全生产、纪律、把关包装质量。“每天都要反复给员工强调安全生产,不能放过包装车间任何一个安全隐患。”李代娟说。
“在安全方面,对安全隐患点再次宣导及讲解;设备挂牌维修;不要私自启动设备;叉车工每天必须拴好安全带,在车间行驶过程中减速慢行,盲区做到鸣笛示意;成品库升降门,进出一定要关闭。在品质方面,该A就A、该B就B,把掉菇、枯菇、黑根等清理干净,包装方正,扎带扎紧。”李代娟将包装车间的工作安排得有条不紊。
五一假期,各地餐馆火爆,工厂的订单也随之增多,产品包装质量显得更加重要。
“节日期间,我们金针菇订单比较多。为了将产品保质保量地销往全国各地,我们辛苦一点儿也值得。”李代娟说。
记者 袁治卫
超市营业员梁大福:服务顾客不觉累
五一期间,大多数居民开启休闲模式时,超市员工迎来了一年中最忙碌的时段。记者走进惠买超市步行街店,跟随53岁的营业员梁大福,记录下他忙碌的一天。
“我们超市早晨7点开门营业,不过我每天6点就会来,把猪肉分割好。7点整,首批标注着部位的鲜肉准时上架。”梁大福说。
上午10点半,客流达到上午峰值,梁大福化身“多面手”,买猪肉的同时还帮着杀鱼。梁大福说:“工作虽然忙,但是能为广大顾客服务还是很开心的。”
据介绍,梁大福日均处理生猪2头、鲜肉千余斤,去年,梁大福获评“优秀员工”。面对采访,他擦着额头的汗笑道:“听到张大哥夸我的肋排切得好,比拿奖还高兴。”
为保障节日供应,梁大福的工作量增加至每日3头猪,同时下班时间也会相应延长至晚上10点。但梁大福始终保持笑容,有条不紊地进行猪肉售卖,“干一行爱一行,每天把手头的工作做好就很满足。”他说。
晚上10点打烊音乐响起,梁大福将操作台擦拭得锃亮。当被问及劳动节愿望,他腼腆一笑:“希望更多人了解,案板上的功夫也是门学问。”
在这个属于劳动者的节日里,超市人用汗水和笑容织就城市生活的温暖图谱,他们不是聚光灯下的主角,却是人间烟火最温暖的一员。
记者 张经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