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零售企业胖东来陷入一场舆论危机。自媒体博主“柴怼怼”接连发布对胖东来玉石生意的系列质疑,称其玉石产品“成本几百元却售价几千甚至数万元”“三万元的玉石品质不如其他商家三千元产品”,引发热议。针对玉石产品相关的负面评论,胖东来做出系列回应,创始人于东来甚至称“若相关污蔑行为不受处罚或将关闭胖东来”。河南省许昌市市场监管局随后对胖东来进行了调查,并公布调查结果,认定胖东来玉石销售合规,用检测结果与经营数据证明了胖东来的清白。胖东来之争,表面看是一家企业与一个博主的“恩怨”,实则是中国营商环境走向何方的抉择。当靠口碑生存的企业要“自证无罪”,当靠流量的博主能“毁誉于键盘”,我们失去的不仅是一家“良心企业”,更是市场经济的信心基石。健康的商业环境应靠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决胜,而非“比谁更会制造话题”。当“柴怼怼”们通过捏造矛盾、放大细节收割流量时,实质是用“泼脏水”的捷径践踏公平竞争底线。长此以往,企业将被迫把资源投入公关防御,而非产品创新,最终损害的是消费者利益。在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今天,我们既需要华为、比亚迪等科技“硬实力”标杆,也需要胖东来这样彰显“软文明”的企业样本。它的存在证明:商业可以是温暖的,增长可以有尊严,利润可以与人性化并存。这种精神价值,远比一场网络骂战中的“口水输赢”重要得多。健康的舆论场应容得下“掌声”也听得进“批评”,但绝不允许“为批判而批判”的恶意构陷。若放任此类以“质疑”为名、行“诋毁”之实的网络暴力蔓延,不仅会伤害一家企业的声誉,更将动摇全社会对良性营商环境的信心。严厉制止“柴怼怼”行为,不是封杀批评,而是捍卫底线——唯有让诚信者不受辱、创新者不寒心,才能让更多“胖东来”破土而出,共同托举一个有温度、有尊严的商业中国。保护胖东来,就是保护中国企业探索“商业向善”的勇气,更是捍卫中国经济的健康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