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投资者保护,关系亿万家庭的切身利益。
5月7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有关情况。发布会上,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表示,近期将出台深化科创板、创业板改革政策措施,在市场层次、审核机制、投资者保护等方面进一步增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
同日,中国证监会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提出一系列回应市场和社会关切的改革措施,着力督促基金公司、基金销售机构等行业机构从“重规模”向“重回报”转变,推动行业与投资者“同甘共苦”。
股市稳定关乎经济社会大局。近年来,多部门积极表态,稳股市举措密集出台。未来,如何在保护投资者利益的过程中进一步壮大资本市场,值得深思。

▲5月7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有关情况。记者 李贺 摄/新华社

为何要保护好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看当下,保护好投资者事关经济发展大局。我国资本市场拥有全球规模最大、交易最活跃的投资者群体。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拥有2.2亿股民(股市投资者)、超过7亿的基民(基金投资者),资本市场已经成为居民配置资产的重要渠道。
保护好投资者,推动资本市场健康发展,不仅有利于提升居民的财产性收入,还可间接起到促消费、扩内需的作用,增强财富效应反哺实体经济,推动经济发展进入良性循环。
就现实而言,在资本市场中小投资者处于相对弱势地位。《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必须始终践行金融为民的理念。金融为民,具体到资本市场就是切实保护好中小投资者权益。
数据显示,我国股民中99.76%为个人投资者。相比机构投资者,个人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在信息、资金、工具运用等方面存在劣势,更容易受到财务造假、欺诈发行、操纵市场等违法违规行为的侵害。因此,必须加强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才能更好突出金融发展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
论长远,只有保护好投资者,资本市场才能持久繁荣发展。从历史经验看,大国崛起都得益于金融体系的有力支撑,资本市场在其中发挥了独特而关键的重要作用。
投资和融资是资本市场的一体两面,只有让广大投资者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资本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才能有牢固的基础。
过去,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历经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投资者的支持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未来,要建设金融强国,开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依旧离不开投资者的参与和支持。

▲深圳证券交易所外景。/新华社

没有良好的投资者保护,就不会有繁荣兴旺的投资市场。近年来,相关部门对投资者的保护愈发重视,推出的一系列利好政策措施,使得投资者信心明显提振,市场活跃度大为提升。
比如,政策层面不断释放暖意。《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深化金融市场改革作出全面部署,明确提出健全投资者保护机制。
去年以来,从《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到《关于严把发行上市准入关从源头上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试行)》;从《关于加强上市公司监管的意见(试行)》到《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各项体现保护投资者鲜明导向的政策措施不断出台,获得积极反响。
此次的《行动方案》就对行业影响意义深远。复旦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院长助理卢华表示,《行动方案》一大亮点就是建立起基金公司收入报酬与投资者回报深度关联机制,通过建立与基金业绩表现挂钩的浮动管理费收取模式,既强化了机构与投资者的利益绑定,避免了过去管理机构“旱涝保收”的现象,还有效降低了投资者的交易成本。另外,还通过强化业绩比较基准的约束作用,明确基金产品业绩的设定、修改、披露、持续评估及纠偏机制,强化透明度体系建设,增强投资者保护。
上市公司质量和投资价值不断提升。为了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促进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措施。今年1月发布的《国务院关于规范中介机构为公司公开发行股票提供服务的规定》,就十分引人瞩目,其要求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不得以股票公开发行上市结果为条件,给予发行人或中介机构奖励。
业内人士表示,这有利于遏制不当竞争,避免利益捆绑,进而防止财务造假与欺诈发行,有利于从根本上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对于中小投资者而言,这一规定规范是对中小投资者权益的保护,能够增强市场的信任度。
另外,随着我国新质生产力的培育,A股上市公司的科技成色越来越足,A股科技叙事的逻辑越来越清晰。比如,今年以来,AI大模型DeepSeek的创新突破开启了全国范围内的人工智能投资、应用和商业化的新浪潮,科技变革提升中国资本市场吸引力。
2024年,上市公司实施分红2.4万亿元、回购1476亿元,均创历史新高,也直接提升了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
对投资者的保护力度不断加大。加强投资者保护,也是资本市场监管工作的重中之重。过去一年,相关部门推动形成财务造假综合惩防体系,严肃查处欺诈发行、财务造假、违规减持、操纵市场等一批大要案,办理各类案件739件,罚没款金额超过上一年的两倍。这些数据,一方面体现出监管有力有效,另一方面也表明当前资本市场投资者保护仍不可松懈。
得益于政策红利、科技驱动、投资者保护等综合利好,投资者的信心持续恢复,今年前4个月,个人投资者A股股票账户累计新开户数为936.58万户。

▲股民在安徽阜阳市一家证券营业厅关注股市行情。/新华社

保护投资者就是保护资本市场。但随着资本市场改革向纵深推进,投资者保护面临新形势、新挑战。
未来,提升投资者在资本市场的获得感,还需各方形成合力。
加大惩治力度,对违法行为说不。“没有惩治,就没有保护。”如今,证券违法违规行为日益隐蔽复杂化,欺骗误导性强,卢华认为,未来要想加大投资者权益保护,必须让监管“长牙带刺”。
比如,需从发行上市准入、上市公司持续监管、退市监管、交易监管、行业机构监管、中长期资金入市等多个方面,将投资者保护进行到底。首先,要严把入口关,严禁造假、欺诈上市,对相关造假公司的保荐机构,也要加大惩处力度;在市场交易环节,监管部门要紧盯公司高管等“关键少数”,坚决打击内幕交易、违规套利、财务造假等行为;另外,对部分造假公司,不仅要依法依规强制退市,还要强化行政处罚、刑事追责、民事赔偿等多重追责,坚决防止“金蝉脱壳”“一退了之”。
回报投资者,上市公司是第一责任人。保护好投资者的信心,更好地回报投资者,是上市公司应尽之责。
未来,上市公司一方面要聚焦主责主业,加大创新研发力度,增厚公司业绩,提升对中小投资者的回报能力;另一方面要依法充分运用好股份回购增持、常态化分红,与投资者共享发展成果。此外,还要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使信息更透明,努力提升经营效率,让每个投资者都能公开、公平、公正地参与市场交易。
投资者自身也要增强风险意识。市场有风险,投资者的自我保护同样重要。比如,面对网络上出现的“炒股大师”“荐股专家”“财经大V”的忽悠式荐股,投资者需保持警惕,要相信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另外,面对炒小、炒差、蹭热点等投机行为,投资者也要谨慎做出选择。唯有了解市场、敬畏风险、稳健决策,方能筑起自我保护的第一道防线。
投资者是市场之本。在金融强国建设的进程中,唯有各方齐心协力保护好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权益,才能更好凝聚人心,让资本市场根深叶茂,促进金融高质量发展。
专题重庆瞭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