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电话:023-48278003 新闻热线:023-48261375 广告热线:023-48266349
投诉邮箱:2240289300@qq.com
万盛网
推荐

万盛时评|“今麦郎”遇上“娃哈哈” ——拷问代工时代信任重构

0 2025-05-16 17:28:58

一则瓶身代工标识引发的舆论狂欢,将现代商业最隐秘的契约关系推至台前。当网友戏称“喝出了方便面味”,实质是数字时代消费者对“品牌人设”与“产业真相”割裂的辛辣解构——我们究竟在为情怀买单,还是为透明付费

一则瓶身代工标识引发的舆论狂欢,将现代商业最隐秘的契约关系推至台前。当网友戏称“喝出了方便面味”,实质是数字时代消费者对“品牌人设”与“产业真相”割裂的辛辣解构——我们究竟在为情怀买单,还是为透明付费?

有网友发现娃哈哈纯净水的瓶身上,在不容易被看到的地方印着:今麦郎某厂生产。图片来源网络


应该说,代工无罪,但隐瞒有罪。全球代工市场规模超6万亿美元,苹果手机、戴森吹风机皆诞生于此。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数据显示,瓶装水行业代工率高达72%。但当“今麦郎生产”隐匿在娃哈哈瓶身褶皱处,触及的恰是Z世代“知情权洁癖”——他们能接受“印度组装的iPhone”,却无法容忍“童年记忆掺杂商业戏法”。

娃哈哈发布关于委托代工相关情况的声明。图片来源网络

似乎这场风波,也是拟人化营销的反噬。企业将“老字号”“自营品质”塑造成人格化IP,本质是与消费者缔结情感契约。正如《消费社会心理学》所言:“当品牌成为情感载体,任何产业链瑕疵都会被视为背弃承诺。”娃哈哈风波揭示的,恰是“妈妈式关怀”人设与“外卖式生产”现实的认知错位。

终极答案写满了评论区:透明化生存!日本明治乳业在包装标注“北海道牧场奶源+大阪工厂加工”,欧盟立法要求标注“实际生产商”。中国消费品亟待构建“阳光代工”体系,比如:瓶身增设“透明化标签”,明示研发、生产、品控分工;开发供应链可视化程序,扫码可溯生产线实况;建立战略代工厂白名单,定期开放“云监工”。

这场“方便面味”的荒诞想象,实为数字文明对传统商业的诘问:消费者无处不用显微镜审视每个生产细节,品牌若不能将产业链转化为信任链,终将被反噬于自己编织的滤镜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