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电话:023-48278003 新闻热线:023-48261375 广告热线:023-48266349
投诉邮箱:2240289300@qq.com
万盛网
社会

共赴苗族踩山之约

0 2025-07-07 15:34:37

傅梦秋“五一”假期,阳光正好,我怀揣着期待与兴奋,踏上了前往万盛石林的旅程,去赴一场苗族文化的盛宴——第25届苗族踩山会。踏入景区的刹那,时光的褶皱在嶙峋怪石间舒展——亿万年地质变迁雕琢的石林奇观扑面而

傅梦秋

“五一”假期,阳光正好,我怀揣着期待与兴奋,踏上了前往万盛石林的旅程,去赴一场苗族文化的盛宴——第25届苗族踩山会。

踏入景区的刹那,时光的褶皱在嶙峋怪石间舒展——亿万年地质变迁雕琢的石林奇观扑面而来:石剑穿云,似在诉说苍穹的辽阔;石仙伫立,仿佛凝固了千年的顾盼;石兽匍匐,犹存远古的呼吸与脉动。这些沉默的“大地雕塑”与山间浮动的苗家彩旗相映成趣,仿佛在以自然的肌理,为即将上演的文化盛宴铺陈底色。游客的惊叹声与石林深处传来的芦笙前奏交织,空气里弥漫着期待的涟漪,一场自然与人文的对话,正待启幕。

上午十时整,祭祀的鼓点破空而来,祭司执杖踏歌,焚香敬天,敬酒祀地,青烟袅袅中,古老的祝词如溪流漫过石滩,流淌着对五谷丰登的祈愿、对人畜安康的祝福。苗族同胞盛装云集,银冠垂缨,锦衣绣云,每一道纹饰都是迁徙的史诗,每一声银响都是岁月的回声。竹卦掷地,芦笙穿云,当众人俯首致敬时,阳光恰好掠过银饰,在青石板上织就流动的光斑,恍若天地祖先与人间的约定在光影中显形。这不是简单的仪式,而是一个民族将千年信仰融入血脉的虔诚告白,让每个观者都在肃穆中触摸到文化的根脉。

祭祀大典结束后,精彩的苗族绝技表演轮番上演,将苗人的胆识与智慧化作视觉的惊雷。赤脚走大刀者足尖轻点刃锋,如履云端,肌骨与钢铁的对峙间,银饰与刀光迸射寒星,每一步都是对自然力量的从容驾驭;飞龙刀技表演者旋身时刀光成河,红绸翻卷似火,刀背磕石迸发的火星,恰似先祖在丛林中与野兽搏斗的勇气具象;独竹漂者单足立竹,划开水面如裁绿缎,衣袂鼓胀若帆,人与竹在碧波上共舞,演绎着“以柔克刚”的生存哲学。当表演者倒挂刀梯时,全场屏息的刹那,我忽然懂得:这些绝技从来不是炫技,而是苗族人在山河间求生存、与天地共生息的智慧结晶,每一个惊险动作里,都藏着千年淬炼的坚韧。

除了精彩的表演,踩山会还有许多有趣的互动活动。山门处,阿妹捧酒唱喏,清亮的歌声如山泉溅石,劝酒的银杯递来时,指尖还带着木叶的温热;拦路酒环节,小伙的山歌似藤蔓缠绕,游客或对歌或畅饮,酒香与笑声在石林小径流淌,陌生的隔阂在碰杯声中消融。晌午的长桌宴更是味觉的盛宴:豆花颤若凝脂,腊肉香透肌理,粉蒸肉肥而不腻,每道菜都浸润着苗家火塘的烟火气。席间,阿妹的歌舞翩然而至,彩袖拂过餐桌,歌声漫过碗盏,让美食不再是果腹之物,而成为承载热情的文化载体——当筷子夹起一片带着蒜苗香的腊肉时,舌尖尝到的,是土地的慷慨与民族的好客。

夕阳为石林镀上金边时,广场已成欢乐的海洋。苗族团结舞的号角响起,不同肤色、不同口音的人们手拉手围成圆圈,跟随着苗家小伙的舞步旋转、腾跃,银饰的脆响与游客的笑声汇成欢乐的河流。有人踩错步伐,有人笑倒在同伴肩头,却无一人停下——这或许就是文化的力量,让陌生者在共舞中成为彼此的风景。

暮色渐浓时,我漫步离开,回望石林深处,篝火仍在跳跃,歌声仍在飘荡,那些银饰、那些刀光、那些竹筏,都已化作记忆的星辰,在心底闪烁。归途上,山风送来最后一缕芦笙尾音,忽然明白:这场盛会不是终点,而是自然与人文、传统与现代的一次美丽邂逅,让每个来过的人,都带着对苗族文化的惊叹与眷恋,将这份独特的风情,轻轻揣进岁月的行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