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电话:023-48278003 新闻热线:023-48261375 广告热线:023-48266349
投诉邮箱:2240289300@qq.com
万盛网
社会

漫品晋惠公之是是非非

0 2025-07-09 11:34:40

蒋成林由《东周列国志》得知:以年齿长幼论,晋献公之五子中,夷吾排于申生、重耳之后,奚齐、卓子之前。按“立长不立贤”之继位论,亦应如此。可是,由于骊姬屡施奸谋,申生自杀,重耳逃命于翟国(即白狄,今陕北高

蒋成林

由《东周列国志》得知:以年齿长幼论,晋献公之五子中,夷吾排于申生、重耳之后,奚齐、卓子之前。按“立长不立贤”之继位论,亦应如此。可是,由于骊姬屡施奸谋,申生自杀,重耳逃命于翟国(即白狄,今陕北高原一带),夷吾逃命于梁国(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

见事不对,立马撤退,何况是杀身之祸。蝼蚁尚且偷生,不是迫不得已,谁愿意把脖子伸出去任人试刀?相较于申生自杀,重耳与夷吾之举实属明智。

晋献公薨,骊姬便欲立奚齐继位,被杀,再欲立卓子继位,再被杀。

为了权欲与私利,骊姬机关算尽,到头来枉送了儿子、外甥、自己,以及一班党羽之性命。实在可悲可叹。

如此一来,晋国有资格继位者,唯重耳与夷吾也。正如齐国当年之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二选一。

国人心目中,公子重耳长且贤,当立。然,重耳辞不肯就。国不可一日无君,只好退而求其次,选择夷吾。

公子夷吾早有谋国之心。听闻老汉见了阎王,两个弟弟被杀,君位空缺,欢喜得手舞足蹈。为了万无一失,他先是许以重臣里克百万亩、丕郑父七十万亩良田,以换取重臣之拥戴,后以五座城池,外加“黄金四十镒,白玉之珩六双”,请求秦国护送其回国即位。

谁人不想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可是,为了一己之私,不惜牺牲国家的根本利益,无论如何说不过去。换言之,把一个国家,交到不惜牺牲一切的君主手里,其后果,多半是㞧㞧乎殆哉。

正所谓有地能使鬼推磨。秦穆公出兵车三百乘,浩浩荡荡,护卫夷吾直奔晋国,朝中重臣里克、丕郑父自然拥戴。于是,夷吾成为了晋国历史上的晋惠公。

之前,晋惠公内许良田,外许城池,可以算作权宜之计。可是,对方则是信以为真的呀!故而,秦国使臣向晋惠公索取五座城池,里克二人也等着兑现承诺。于是,晋惠公集群臣商议。除里克、丕郑父,尽皆反对。

国家利益高于一切。晋惠公站在反对者一边,实属应该。可是,身为一国之君,居然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会导致什么样的结局呢?难免会为其捏一把汗。

紧接着,晋惠公所做的两件事,特别是第二件,实在让人大跌眼镜。

晋惠公回国即位之前,其同父异母之姊秦夫人,特手书一纸以嘱夷吾:“公子入为晋君,必厚视贾君。其群公子因乱出奔,皆无罪。闻叶茂者本荣,必尽纳之,亦所以固我藩也。”夷吾恐失穆姬之意,随以手书复之,一一如命。

晋惠公刚刚即位,便以里克弑二君、杀顾命大臣之罪,逼其自尽。又以丕郑父九人试图谋反之罪,尽诛之。此其一。其二,贾君对秦夫人有厚养之恩,且有贤德。谁知,晋惠公见其“色尚未衰”而动淫心,竟当着宫女面肆意搂抱。贾君畏其威,“勉强从命”。

晋惠公杀里克,群臣多有不服,又诛丕郑父九位大臣,满朝文武人人自危。而贾君为晋献公之前妃,与晋惠公是为母子,其年龄悬殊,少说二十岁左右吧?晋惠公居然逼其强行苟且之事,实在让人惊掉牙齿。就有臣子私下断言:“君举动乖张,必不克终。”是的,倘若将“万恶淫为首”之“淫”限制于“淫邪”,那么,单凭这一行径,晋惠公就有资格下十八层地狱。

贾君被迫行房之后,唯一请求,是为故太子迁冢并为之立谥。晋惠公还算尚存一点儿人性,不仅爽快答应,且立即派人着手照办。至于是否还有所图,不好妄猜。

丕郑父之子丕豹逃到秦国,欲请出兵伐晋。

为泄己之愤,挑动他国攻打己国,屠戮同胞,这是妥妥的国奸行为,可悲又可恨。由是观之,国奸丕豹,算得上其后的汉奸的祖师爷之一。

好在有蹇叔、百里奚阻止,否则,秦晋必有一场血腥大战,无数人头将要落地。真如此,晋惠公、丕豹皆为罪魁祸首。

晋惠公二年,周襄王三年,王子带“以赂结好伊、雒之戎,使戎伐京师”——又一该死的“汉奸”。秦穆公、晋惠公“各率师伐戎以救周。戎知诸侯兵至,焚掠东门而去。”

同仇敌忾,共御外辱,不论出于什么目的,晋惠公之此举,值得大大的点赞。接着是“惠公与穆公相见,面有惭色”。由此可见,晋惠公尚有基本的羞愧之心,并未丧失人性之根本。

此时,丕豹又怂恿秦穆公夜袭晋师。真正岂有此理?好在秦穆公明辨是非:“同为勤王而来此,虽有私怨,未可动也。”若不然,不知会有多少晋国人会死于非命。

也许老天爷在考验晋惠公?他即位以来,“连岁麦禾不熟,至五年,复大荒,仓廪空虚,民间绝食”。没办法,晋惠公只好低下头,向秦国“告籴”。秦穆公与众臣商议时,那丕豹又跳了出来:“晋侯无道,天降之灾。乘其饥而伐之,可以灭晋。此机不可失。”

如此国奸,实在可恶至极。

或许,正直的秦国大臣蹇叔、百里奚、公孙枝看到丕豹那副嘴脸感到恶心。蹇叔、百里奚告诉秦穆公:“天灾流行,何国无之?救灾恤邻,理之常也。顺理而行,天必福我。”公孙枝也说:“民憎其上,孰与我敌,君必与之。”秦穆公采纳了众大臣之言:“负我者,晋君也。饥者,晋民也。吾不忍以君故,迁祸于民。”这才是霸王之气魄。是以晋饥得到缓解。

真个是风水轮流转。第二年,秦国年荒,晋反大熟。于是,秦穆公向晋告急。晋却断然拒绝。秦穆公大怒,遂摔四百乘兵车往讨无耻小人。晋惠公也不示弱,亲摔兵车六百乘欲决一死战。结果被秦军俘获,以割地质子为条件,得以释放。自此老实起来。

晋惠公执政晋国十四年,总体而言是丧权辱国。关于他的是是非非,自然是一言难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