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张亚雯、洪炜、王小羽、吊车尾、小亮,亮相2025中国·重庆万盛“黑山谷杯”羽毛球挑战赛开幕式。文/图记者叶露王泸州7月20日下午,2025中国·重庆万盛“黑山谷杯”国际羽毛球挑战赛决赛(以下简称“‘黑山谷
7月17日,张亚雯、洪炜、王小羽、吊车尾、小亮,亮相2025中国·重庆万盛“黑山谷杯”羽毛球挑战赛开幕式。
文/图 记者 叶 露 王泸州
7月20日下午,2025中国·重庆万盛“黑山谷杯”国际羽毛球挑战赛决赛(以下简称“‘黑山谷杯’羽毛球赛”)现场,随着最后一记扣杀落地,赛果尘埃落定——薰风·甲壹国际代表队最终夺冠。球员们抛下球拍,相拥在场地中央,汗水顺着脸颊划出痕迹。他们笑着哭着,那一刻,灯光下的每一张脸都在闪闪发光。
赛场外同样热闹。方竹笋、凉风李子、非遗手工艺品在摊位上整齐摆放,摊主们吆喝声此起彼伏。黑山谷星空露营音乐节的舞台在夜色中亮起,活动嘉宾、参赛者和游客一边喝啤酒,一边跟随音乐的节奏摇摆。
比赛虽落幕,赛场上的激情却已溢出馆外,汇入城市的烟火气,漫过街头与山谷。十年前,“黑山谷杯”羽毛球赛首次开赛,像一枚火种落在这座曾因煤炭而辉煌、又一度陷入转型之痛的小城里,从一点星火燃成今日的熊熊之焰,让万盛在如此光亮下重新被看见。
那么,“黑山谷杯”羽毛球赛,到底给万盛带来了什么?
万盛旅游度假区黑山谷露营基地,不少游客在此露营漫步、观看演出、品尝美食、消夏避暑。
1
体旅共生,一场赛事与一座城的成长
2015年夏天,首届“黑山谷杯”羽毛球赛在万盛拉开大幕。周赛连着总决赛跨越7个月,最终吸引了200多支队伍、3000多名业余选手报名,包括来自马来西亚、越南、老挝的羽毛球爱好者。
万盛举办如此大型的羽毛球赛,并不让人意外。这里被称为“羽毛球之乡”,从20世纪60年代末矿区工人搭网对打,到钟波、彭跃、张亚雯、皮红艳等知名教练和运动员名扬全国……羽毛球运动在万盛蔚然成风,早晨或傍晚,公园、球场甚至社区的一块空地上,总能听见羽毛球击打的清脆声。
彼时的万盛,煤炭产业正慢慢退去,城市渴望找到属于自己的新名片。黑山谷、奥陶纪这样的山水资源,虽然吸引了一些游客,却总觉得还差一点能让整座城沸腾起来的契机。
于是,“黑山谷杯”羽毛球赛应运而生并被寄予厚望:既是全民参与的比赛,也是一场体旅融合的尝试,希望把体育活力和山水风光串联起来,为万盛找到一条转型发展的新路子。
那一届比赛,总奖金超过100万元,在当时的业余羽坛已是顶级投入。比赛在周末,黑山谷景区游客量同比增长三成,城区的民宿、餐馆第一次因为体育赛事而“爆满”。
2016—2017“黑山谷”杯羽毛球赛请来了羽坛天王李宗伟。开幕式上,李宗伟和球迷互动,面向CCTV体育频道的镜头向全国推广万盛羽毛球运动,“黑山谷杯”羽毛球相关话题在微博讨论热度高居不下。此后几年,赛事不断升级:跨省分站赛、明星表演赛、线上直播……“羽毛球+旅游”的模式越做越成熟。2019年,赛事首次与奥陶纪景区联动,推出市集和非遗展示,让羽毛球赛变成一场“城市嘉年华”。即便在疫情的2020年,赛事依旧通过线上直播吸引了百万级别的观看量。
赛事期间,黑山谷及周边景区的游客接待量不断突破,城区民宿入住率超过90%,市集与夜经济持续火爆。与此同时,在抖音和微博上,相关短视频的播放量突破百万,成为重庆地区最具热度的业余羽毛球话题。
2025年,十年的积淀让“黑山谷杯”羽毛球赛迎来新的高度:更高规格的比赛、更丰富的文旅融合玩法,让人们不再只是观赛者,而是沉浸于这座城市的山水与活力,在体育与文旅的交织中获得更深的参与感。对万盛而言,这既是延续,也是十年后的又一次跃升。
7月20日,2025中国·重庆万盛“黑山谷杯”国际羽毛球挑战赛决赛比赛现场。
2
2025再出发,一场赛事点燃多维热度
7月17日,2025中国·重庆万盛“黑山谷杯”国际羽毛球挑战赛在万盛文体中心体育馆拉开大幕。当天,体育馆外的人群比平日多出数倍,街头的赛事横幅和商铺的羽球装饰交织成一种节日的氛围,整座城市为这一刻蓄势已久。
早在比赛报名期间,报名页面便被数百支队伍挤爆。据了解,本届赛事吸引了来自四川、广东、山西、上海和泰国、印尼、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的32支队伍、约500名选手同场竞技,让这场连续十年的赛事有了更浓厚的“国际味”。
开幕式上,世界冠军张亚雯、洪炜携手拥有千万粉丝的羽球达人王小羽、小亮、吊车尾登场,他们的花式炫技将全场气氛推至沸点,观众席上手机闪光灯亮成一片。紧接着,激光秀在穹顶勾勒出黑山谷的山水剪影,二胡与小提琴合奏的《挑战者说》交织中西韵律,巴渝舞蹈刚柔并济,金曲串烧引发合唱声浪。观众席上有人边拍视频边感叹:“想不到一场比赛开幕式会这么好看,像音乐节那样多姿多彩。”两轮抽奖再次点燃全场,价值超过2000元的羽球豪华礼包送出时,尖叫声几乎要盖过主持人的声音。
开幕式结束,比赛正式开始。印尼男双名将法迪拉(世界排名第59位)一登场,便引爆了观众席。不少人举起手机,记录下他的每一个动作。场馆外,黑山谷星空露营音乐节、烧烤夜市、非遗市集一直热闹到深夜,游客在摊位间挑拣土特产,也有人一边喝着啤酒一边看着大屏幕上的比赛回放。来自成都的游客张剑文赞道:“在万盛看球,像是闯进一场不散场的城市嘉年华。”
区体育局数据显示,本届赛事自开幕以来,线下观赛人次超过6万,线上观赛人数突破8万,全平台关注量达到14万。国家级主流媒体和体育平台共发布了86篇报道,市级媒体及万盛文旅平台推送的宣传视频和图文也接近百篇,总浏览量预计超过60万次。微博话题“黑山谷杯”连续数天占据重庆地区热搜榜,抖音相关短视频播放量突破百万。
7月17日,2025中国·重庆万盛“黑山谷杯”羽毛球挑战赛开幕式上的“羽球飞扬·乐动万盛”节目表演。
3
经典赛事,重塑万盛的文旅图景
“黑山谷杯”羽毛球赛一开打,整个万盛都热闹了起来。比赛期间,区文体中心附近,卖冷饮小吃的陈姐一边擦汗一边递袋子,摊位前排着长队。“这两天晚上,生意好得很,收钱都搞不赢了。”她笑着说,“比赛一结束,大家都涌出来吃东西,我们都忙不过来。”比赛让集市也跟着热闹起来,整座城市的烟火气一下就被点燃了。
2025年赛事期间,黑山谷和周边景区至少迎来5万多名游客,城区的酒店、民宿早早订满。集市摊上的方竹笋,忙的时候一天能卖出去上千袋。白天赛场上人头攒动,晚上市集和音乐节的热闹一直延续到深夜。音乐节的鼓点在夜里传得很远,非遗摊主忙着给游客演示手工技艺。很多外地游客都是头一次来万盛,临走前还在手机里翻看万盛风光,说下次还想带朋友一起来。
对万盛来说,“黑山谷杯”带来的除了高人气,还有城市风格的变化。以前提起万盛,更多人想到的是煤矿,如今,越来越多人把这里和运动、山水联系在一起。参赛选手陆翔宇打完球还留在夜市喝了两杯,他说:“没想到一座山城能办出这么热闹的比赛,晚上音乐节和夜市也特别有趣。”像陆翔宇这样的外地选手,不少人都表示下次还会再来——比赛和城市的关系,也在慢慢变得不一样了。
这些年,随着“黑山谷杯”羽毛球赛的热度升高,万盛对羽毛球的投入也越来越大。全区现在有645块羽毛球场地,几乎每个小区和社区“15分钟健身圈”里都能找到一块。傍晚时分,球场总是人满为患,夏天的青少年培训班早就报满了,有些家长要提前好几周给孩子抢名额。球馆外,排队等场地的队伍也从没断过。
由此可见,“黑山谷杯”的影响,早已不只是赛场内的胜负。十年间,这项比赛给万盛的夏天带来了新的模样:球馆里扣杀声不断,集市摊主忙着招呼客人;广场上,非遗手艺人现场表演,游客用短视频记录下万盛的美景与文化。“夏日里的万盛,不只有羽毛球赛,还有人间烟火和美丽山水。”这是2025年“黑山谷杯”羽毛球赛开幕式视频下点赞最多的一条留言。
比赛的哨声早已落下,但人们对万盛的关注并未止步:有参赛者背着球拍畅游黑山谷,有观众在抖音上回看着决赛,也有羽球爱好者在为下一届比赛开始了准备。“黑山谷杯”羽毛球赛让更多人看见了万盛,也了解了这座小城的热情与活力。
7月17日,“羽动万盛·好物随行”双展联动现场,市民选购农特产品。
7月19日,2025中国·重庆万盛“黑山谷杯”国际羽毛球挑战赛比赛现场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