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电话:023-48278003 新闻热线:023-48261375 广告热线:023-48266349
投诉邮箱:2240289300@qq.com
万盛网
体旅

来万盛赴一场“捡秋”的温柔之约

0 2025-10-17 09:07:54

万盛文体中心,栾树花开,秋色如许。 特约记者 曹永龙 摄金秋十月,渝南大地换上暖色调华服,万盛这座藏在喀斯特褶皱里的小城,正用落叶的诗意、果实的甜香,编织着一场关于“捡秋”的浪漫。“捡秋”,本是农人拾掇

万盛文体中心,栾树花开,秋色如许。 特约记者 曹永龙 摄

金秋十月,渝南大地换上暖色调华服,万盛这座藏在喀斯特褶皱里的小城,正用落叶的诗意、果实的甜香,编织着一场关于“捡秋”的浪漫。

“捡秋”,本是农人拾掇田间余穗的古老传统,如今却成了都市人逃离喧嚣、与自然对话的治愈方式。当你弯腰拾起一枚带露的枫叶,轻握一颗饱满的松果,指尖触碰的不仅是季节的馈赠,更是时光沉淀的温柔。

万盛的秋,从不是单一的浓烈。黑山谷的雾、石林的石、风电场的云、田园的果……共同勾勒出层次丰富的秋日画卷。在这里,捡秋不必刻意追寻,或许是徒步时脚边滚落的橡果,或许是农家院墙上垂落的红辣椒,又或许是风车下随风飘来的松针。每一次“捡拾”,都是与这座小城的秋日私语。这个季节,不妨背起帆布袋,走进万盛的山水与烟火,把一季温柔“捡”进记忆里。

万盛九锅箐森林公园里的松涛林海。(资料图)

1山间秋日,隐藏着触手可及的诗意

当晨雾像轻纱般漫过黑山谷的山脊,万盛的秋便有了灵动的模样。不同于北国秋日“漫山红遍”的壮阔,这里的秋带着渝南特有的温婉——青黛的山、澄澈的水、金黄的果,在时光里慢慢晕开,成了可触、可闻、可品的日常。

沿黑山谷的栈道前行,脚下是落叶铺就的“金色地毯”,踩上去沙沙作响,像是季节在耳边低语。风穿过林间,枫叶翩跹如蝶,橡果从枝头簌簌坠落,滚到脚边时还带着几分俏皮。偶尔遇见一株野板栗树,褐壳微裂的果实散落在树根旁,伸手拾起,壳上的尖刺虽扎手,却藏着自然最慷慨的诚意。若运气好,还能瞥见松鼠抱着松果在枝丫间跳跃,黑叶猴的身影在密林深处一闪而过,这些灵动的生灵,让秋日的山谷更添生机。

万盛石林的秋,则带着亿万年的沉静。晨雾未散时,嶙峋的石峰在云雾中若隐若现,石缝间的苔藓染着浅黄,桃花潭边的红豆串串鲜红,像是有人把春日的颜色偷偷留在了秋日。拾起一片落在石上的枫叶,叶脉间仿佛流淌着石林的记忆——从远古的海洋到如今的喀斯特奇观,时光的痕迹在这片石头上静静生长。傍晚时分,夕阳为“石扇”镀上金边,光影在石鳞上流转,随手捡起一块风化的碎石,纹路里都是岁月的故事。

万盛的秋,从不缺人文的暖意。金堰村的田埂上,农人弯腰捡拾稻田里遗落的谷粒,“颗粒归仓”的古训在秋风中传承;绿水村的蘑菇大棚里,孩子踮着脚摘下新鲜的平菇,菌盖的清香混着笑声,成了童年最鲜活的秋味;茶园村的风车下,摄影者举着相机等待落日,风叶转动的光影里,藏着秋日最动人的快门时机。在这里,捡秋不是简单的“拾取”,而是一场心灵的放牧,于喧嚣中寻一份宁静,于奔忙中得一刻悠然。

南天门风力发电场。(资料图)

2宝藏地图,解锁盛城秋日的N种打开方式

黑山谷景区

被誉为“中国最美养生峡谷”的黑山谷,秋日藏着太多惊喜。99道飞瀑在秋光中舒展,水珠溅落在红叶上,折射出细碎的光芒;108个水潭如镜面般澄澈,倒映着青黛山影与岸边的金黄;栈道旁的野果、落叶、松针,随手拾起都是“自然的礼物”,堪称万盛最棒的“捡秋盲盒”。

耍事指南

●从南门徒步而下,沿途可捡形状各异的枫叶、松针,夹进笔记本做成标本;遇到掉落的橡果、野板栗,可带回家当装饰摆件。

●行至渝黔大裂谷时,不妨停下脚步,左脚踩重庆、右脚跨贵州,在两省交界的秋风里,用相机记录这份“一脚跨两地”的特别体验。

●若遇雾天,云雾在峡谷中流转,漫过栈道、绕着树干,仿佛闯入仙境,此时随手拍都是氛围感大片。

万盛石林

世界级的喀斯特地貌,让万盛石林的秋独具特色。石峰嶙峋,与山间的彩林相映成趣;落叶在石缝间堆积,红的、黄的、褐的,为灰色的石头披上了“秋日霓裳”;桃花潭边的红豆、石扇旁的苔藓,更是为这份秋景添了几分灵动。

耍事指南

●沿石林幽径漫步,捡拾带有“龙鳞”纹路的碎石,或收集落在石上的风化落叶,回家后可搭配相框做成装饰画。

●清晨在香炉峰下等待云雾散开,当阳光穿透云层洒在石林上,石峰与云海同框,此时按下快门,便能捕捉到“石海云海共舞”的绝美画面。

●若雨天到访另有一番风味:雨滴打在磐石上,发出叮咚声响,石缝间的积水倒映着天空,形成“水石林”奇观,捡一片带雨珠的落叶,镜头下满是清新诗意。

青山湖国家湿地公园。 特约记者 曹永龙 摄

九锅箐森林公园

九锅箐的秋被浓郁的绿色包裹,却也藏着别样的惊喜。高大的乔木间,枫叶、桦叶点缀其间,像是绿色画布上的一抹亮色;林间的空地上,松针铺成厚厚的“地毯”,踩上去松软舒适;偶尔可见掉落的松果,或是鸟儿遗落的羽毛,都是森林赠予的“秋之信物”。

耍事指南

●沿森林步道徒步,捡拾松针、松果,或寻找形状奇特的落叶,感受“人在画中游”的惬意;登顶九锅箐主峰,俯瞰山间秋色,云雾缭绕时,仿佛置身云端。

●午后在林间的凉亭小憩,把捡来的落叶平铺在石桌上,用手机拍一组“秋日静物”大片;若携带了野餐垫,还能在空地上享受一场“森林野餐”,听虫鸣、闻松香,与自然亲密接触。

丛林镇绿水村

绿水村是“西部菌谷”的核心区域,秋日正是菌菇的盛产期。恒温湿润的大棚里,平菇、香菇、金针菇等从菌棒中蓬勃而出,菌盖饱满、菌柄鲜嫩,新鲜得能看见伞盖上的水珠;走出大棚,田间的稻穗金黄,农家院墙上挂着晒干的辣椒、玉米,满是田园的烟火气。

耍事指南

●在农户的指导下,体验采摘菌菇的乐趣。用手轻轻握住菌柄,顺时针旋转即可摘下,避免用力拉扯损伤菌棒;采摘的菌菇可直接购买,带回家做一顿“全菌宴”,清炒平菇、香菇炖鸡、金针菇肥牛……每一口都是秋日的鲜味。

●采摘后可前往“蘑菇总动员”主题乐园,打卡蘑菇造型的童话小屋、彩虹滑道,带孩子参与菌菇科普课堂,了解菌菇的生长过程。

●傍晚在村里的农家乐用餐,除了菌菇宴,还能品尝到农家自制的腊肉、土鸡汤,感受地道的乡村风味。

南天门风电场(茶园村)

16台巨大的风车沿海拔1600余米的山脊排列,秋日的阳光为风车镀上金边,风叶转动时,带着山间草木的清香,成了摄影爱好者的“宝藏机位”。山下的茶园村,落叶铺径、果实满枝,淳朴的民风让这里的秋更添温暖。

耍事指南

●清晨登顶风电场观日出,当霞光染红风车叶片,风叶在晨光中转动,随手拍都是“电影感”大片;午后在风车下的草地铺块餐布,捡拾风吹落的松果、红叶,搭配野餐的甜点,享受悠闲的秋日时光。

●傍晚时分,落日将天空染成橘红、粉紫,风车的剪影映在晚霞中,此时用长焦镜头捕捉风叶转动的瞬间,画面极具冲击力;下山后可走进茶园村,与农户闲谈,若赶上农户晾晒玉米、南瓜,还能帮着搭把手,体验农家的秋日生活。

金蝶湖(金堰村)

金蝶湖如一块碧玉镶嵌在群山间,秋日的湖水澄澈见底,倒映着岸边的翠竹、白墙黛瓦的民居,以及村民房前屋后的丰收景象。金黄的玉米挂在屋檐下,红色的辣椒串成帘子,南瓜躺在院角,满是“丰收的喜悦”。

耍事指南

●沿湖漫步,捡拾落在湖边的枫叶、竹叶,或收集湖边的鹅卵石,回家后可在石头上画画,做成“秋日手作”;在农家小院购买晒干的秋茶、南瓜子,或是农户自制的腊肉、老盐菜,都是不错的伴手礼。

●傍晚可在湖边露营,搭起帐篷,听虫鸣与湖水声交织,看星空倒映在湖面,感受“夜宿湖畔”的宁静。

●若遇赶集日,还能在集市上买到新鲜的农家蔬菜、手工糍粑等,把万盛的秋日风味带回家。

丛林镇绿水村,金色的稻田与错落有致的村庄相映成景。(资料图)

3捡秋贴士,让温柔之旅满是安心

捡秋虽浪漫,却也需兼顾安全与环保。结合万盛山区的地形、气候特点整理的这份“捡秋贴士”请收好,助你无忧开启秋日之旅。

万盛秋日多雾、多间断性小雨,出行前务必查询天气预报,雨天步道湿滑易滑倒,大风天在风电场、峡谷等区域易遇落石;若遇大雾,能见度低于50米时,建议暂停户外捡拾,待雾散后再出行。前往山林区域时,务必与家人或朋友同行,避免独行;出发前告知家人行程路线、预计返回时间,可携带对讲机或离线地图,以防山区信号较弱时失联。

穿戴适宜,备好装备。秋日天凉,衣物采用“叠穿法”,内搭透气长袖,外备防风外套,应对山区昼夜10℃以上的温差;随身携带手机、充电宝、急救包,摄影爱好者可带微距镜头,捕捉秋叶、菌菇的细节之美。

守护山水本色,仅捡拾地面自然脱落的落叶、松果、野果,勿折树枝、挖树根,不采摘活体植物;遇到野生动物,保持安全距离,勿投喂、勿惊扰。随身携带垃圾袋,将零食包装、饮料瓶等废弃物全部带走,尤其在金蝶湖、风电场等露营区域,需清理干净露营产生的垃圾,做到“无痕捡秋”。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山间的野板栗、野核桃等果实,虽看似饱满,却可能含有毒素或被寄生虫污染,捡来把玩尚可,切勿食用。

捡秋,从来不是“贪婪的掠夺”,而是与自然“温柔的对话”感受季节的流转,是与自己对话享受慢下来的时光。这个秋天,不必远行,来万盛就好:捡一片枫叶,藏一段秋光;拾一颗松果,记一份温柔。万盛的秋,正带着山水的诗意、田园的烟火,等你赴约。

记者   曾  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