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下,俯瞰东林街道,“老矿区”正在崛起。东林街道清溪桥社区,党员志愿者为居民免费缝补裁剪衣服。东林街道全民健身运动会上,热爱运动健身的市民展现着无限活力。美丽舒适的人居环境为东林街道招商引资工作夯实
夕阳下,俯瞰东林街道,“老矿区”正在崛起。
东林街道清溪桥社区,党员志愿者为居民免费缝补裁剪衣服。
东林街道全民健身运动会上,热爱运动健身的市民展现着无限活力。
美丽舒适的人居环境为东林街道招商引资工作夯实了基础。
东林街道腰子口社区开展重庆市第六次党代会精神微宣讲。
十年砥砺奋进,书写出东街千篇华章。
十年辉煌灿烂,数不尽东街万般变化。
东林街道地处万盛城区,面积1.48平方公里,下设6个社区,户籍人口2.3万人,常住人口2.51万人。1955年,万盛因矿建区,1956年为矿服务设东林街道办事处。作为南桐矿业公司机关驻地,东林辖区内曾有东林煤矿等8家矿业公司,约80%的矿工及家属都生活在这里,属于典型的“工矿型”街道。
党的十八大以来,东林街道紧紧围绕建设“宜居宜游宜业精品城”目标,立足加强城市管理、强化社会治理、培育发展现代服务业、推进老旧小区和城市棚户区改造四大任务,大力实施“三区一廊”发展战略,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社会民生大幅改善、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党的建设切实加强。
如今,东林街道城市面貌焕然一新,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宽阔的马路整洁而平坦,道路两旁精致的草坪像绣着花的大绒毯,一栋栋楼房拔地而起,一棵棵大树葱郁挺拔……
据统计,2021年,东林街道实现固定资产投资5770万元;环卫保洁覆盖率、垃圾转运率达100%;实现城镇新增就业746人,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100%;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3989元。
党旗飘扬
擦亮党建引领的“红色东街招牌”
“健身器材装好了”“老旧小区改造完工了”“垃圾分类开始实施了”……
“看似是一件件小事,但却是我们的大事。”翻开协商记录本,东林街道腰子口社区党委书记雷长会不禁感慨道。大到社区的环境整治,小到楼道的垃圾清理,本子上都有详细的记录。
腰子口社区党委加强组织领导,厘清社区治理各类主体关系、运行机制,构建“社区+网格+邻里+部门”多方联动治理格局,让党建“红色触角”延伸到社区治理每个角落,推动垃圾分类、禁燃禁烧等多项民生服务提质增效,打造社区共治共建共享的全新服务平台,使党建工作进一步向基层治理一线延伸。
党建,做实了就是生产力,做细了就是凝聚力,做强了就是竞争力。腰子口社区只是东林街道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
一双筷子易折断,十双筷子抱成团。为把辖区各种资源力量汇聚起来,形成推动街道发展的合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东林街道围绕“四大重点”,强化党建统揽,干群关系更加融洽:
——开好街道社区城市基层党建联席会,建立服务群众“三张清单”,执行“吹哨报到”信息响应机制,扎扎实实为民办实事,建立街居党建联席会议制度,推进党建带团建、带关建,摸底调查非公企业,推进“两个覆盖”扩面提质,督导非公企业党员开展“双强双带”,群工系统累计受理群众反映事项办结率100%;
——加强党员干部锤炼,抓实“主题党日”“三会一课”,搭建“周一说讲平台”,围绕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开展政策宣讲、学习研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集中研学、上门帮学、小组互学、寄书送学、网络促学等“五学”方式实现全街1842名党员学习教育全覆盖;
——完善内部运行机制,修订街道党工委集体议事规则,规范党工委委员会、党政办公会、书记办公会,建立城市管理、经费管理、工作纪律、内部运行等机制,机关作风效能持续提升;
——发挥宣传统战作用,开展“书记讲堂”“东街微讲坛”“青年夜校”等专题学习宣传宣讲活动,掌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强化正面宣传力度,持续发出东街好声音。
发展为王
奏响产业兴旺的“富裕东街赞歌”
2021年,限上社会品零售额同比增长31.5%,限上零售业销售额同比增长33.2%,限上住宿业营业额同比增长41.8%,限上餐饮业营业额同比增长42.2%……楼宇商圈经济不断壮大,工厂项目建设如火如荼,休闲旅游产业蓬勃发展,在刚刚过去的2021年,东林街道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担当作为、狠抓落实,交出了“十四五”开局之年的亮眼成绩单。
数字无言,发展有痕。项目是牵动经济发展的“牛鼻子”,东林街道聚焦目标,精准发力,抓经济、抓产业、抓项目,党政主要领导挂帅,抽调精干力量,明确责任、精准发力,以务实举措全力推动经济发展,为项目建设护航。党的十八大以来,东林街道累计实施新工区文创街建设、黑山谷景观大道沿线打造等195个项目。
融入地区产业发展,优化营商环境也是该街道的重点工作。
“企业在发展中面临哪些困惑?”“对政府部门有什么意见建议?”“有哪些需要我们帮忙协调解决……”在东林街道投资兴业的企业里,经常能看到由该街道党委班子成员组成的走访服务企业队伍,每过一段时间,他们就会走访企业,采取座谈、问卷、党建指导等方式,了解企业的痛点和难点。
高质量项目支撑高质量发展,需要匹配高质量的营商环境,否则就是无源之水。在东林街道经发办负责人张玲看来,哪里营商环境好,资金就往哪里流、项目就在哪里建,营商环境的好坏是一个地区吸引企业入驻的“软实力”,决定着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东林街道成功引进了耀程国际大酒店、新康制药、堃辰科技公司等468家企业。
“我们通过加强经济运行监测分析,强化年度、季度、月度分析调度,重点做好辖区企业以及年度新升限企业的运行调度。同时,积极培育市场主体,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引进实体经济、发展总部经济、楼宇经济,打造东街招商引资服务平台,充分发挥商会平台,建立招商联动机制,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张玲表示。
下一步,该街道将继续开展各类“服务企业”活动,大力弘扬“店小二”精神和“马上就办、真抓实干”作风,经常性地深入企业现场办公,对未开工的项目实施精准服务,切实解决好企业“棘手事”、跑出项目建设“加速度”,真正把一张张“效果图”“施工图”尽快变成“竣工图”,努力让一流的营商环境成为最大竞争优势。
民生为本
交出群众满意的“幸福东街答卷”
就业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千家万户,抓民生就要抓就业。
“接到社保所打来的电话,我太兴奋了,这下压在心里的大石头总算落地了。”冯敏大学毕业两年,一直未找到合适工作。2020年1月,经街道社区工作人员的宣传,冯敏了解到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应进行实名制登记。
“登记不久,我就接到了东林街道社保所打来的电话。”冯敏告诉记者,在电话中,工作人员为她详细介绍了多个符合她期望的工作岗位,其中也包括街道公益性岗位。不久后,冯敏来到东林街道和平村社区,成为了一名劳动保障协管员,困扰她的就业问题得以顺利解决。
“像冯敏这样通过就业服务指导,成功入职公益性岗位的求职者还有很多。”东林街道社保所负责人郝小燕说,一直以来,该街道坚持把脱贫人口、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的就业创业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加大“线上+线下”招聘平台搭建,通过举办“春风行动”和“淘汰煤炭落后产能企业职工”专场线下招聘会等,千方百计为他们“找饭碗”“造饭碗”。
抓民生,一方面要抓年轻人的“造血功能”,另一方面要抓老年人的“输血需求”。
每天中午12点,68岁的谭永康准时来到东林街道铁路村社区养老服务站,熟门熟路地走到餐厅,递上会员卡:“老规矩,两份午饭,谢谢。”
在东林街道,像谭永康这样喜欢来社区养老服务站“下馆子”的老年人不在少数。“这里的饭菜荤素搭配,清淡不油腻,符合老年人的口味。两荤两素一汤才10多块钱,比自己在家做还实惠。”谭永康说。
去年4月,东林街道铁路村社区养老服务站面向社区老人推出自助餐服务,谭永康是第一批客户。老两口办了会员卡,每月每人550元,每日可享两餐。尽管该服务站可以送餐上门,但谭永康夫妇还是选择走路上门自提,活动筋骨、锻炼身体。
东林街道民政办负责人郑昕介绍,做好老龄事业和养老服务发展是该街道深入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的重点之一。
如何才能让辖区老人吃得好、住得好、过得好?2021年以来,东林街道着力构建“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做好鱼田堡、腰子口、铁路村社区日间照料室、健身康复室、图书学习室、休闲娱乐室等运营工作,推动铁路村社区养老服务站、清溪桥社区养老服务站社会化运营。
聚焦居民需求、民生短板和未来发展,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百姓的烦心事、基层的困难事,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做好事的热潮温暖群众心田……东林街道让一项项为民服务实事变成了群众的幸福账单,让幸福在家门口“升级”。
环境优化
绘就干净整洁的“美丽东街画卷”
作为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繁荣兴盛的“矿区”街道,受煤炭枯竭、产业转型等因素影响,东林街道基础设施建设逐渐掉了队。“地上到处都是坑洼,晴天沾土,雨天踩泥。”家住鱼田堡社区的杨宇这样评价过去的环境。
除了街道外部环境差,内部居住环境也让杨宇苦不堪言。“下水道总是堵塞,一到夏天,气味特别难闻。”“楼道里乱堆乱放,小区里还私搭违章建筑。”“没有什么花草,根本不想在小区里散步。”
然而,这一切都随着老旧小区改造成为了“过去式”。
住房是人的生存之所,安居才能乐业,从“破旧不堪”到“焕然一新”,展现的是城市环境的蜕变。
自2016年启动城市棚改工作以来,东林街道对和平村、清溪桥等11个片区971户5.74万平方米进行改造,拆除棚改房屋896户,帮助居民实现从“漏雨房”到“幸福房”;新建九众盛城国际、广进尚都、城南一号等5个商品房小区,改变了一直以来东林房屋老旧、低矮、品质低的城市形象。
该街道分批实施推进老旧小区改造,一方面,通过对有条件的小区按人车分道进行地面铺装,清掏、维修下水管线和化粪池,修复和安装楼道灯、庭院路灯,修复背街小巷破损道路等,进一步完善了基础设施;另一方面,通过清理整治公共绿地,补栽花草树木,按休闲、文化、健身进行功能分区,大大改善了居住环境,逐步走出了街老、房破、设施陈旧、生活环境差的困境。
每逢周二和周四,东林街道铁路村社区洗选厂家属区内的“垃圾银行”格外热闹。如今,把家中的废纸板、废塑料、电子废弃物等“存”起来,到“垃圾银行”兑换商品,已成为附近居民的习惯。
东林街道这家“垃圾银行”是我区第一个“垃圾银行”,于2019年7月正式开业。铁路村社区党委书记刘利梅介绍,该社区是典型的老旧社区,人口密度大,60岁以上居民占三分之二。以前,社区垃圾乱扔现象时有发生。
“‘垃圾银行’确定了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两类垃圾分类积分标准,居民只要分类投放就能获得积分,达到一定的积分后即可兑换相应物品。”刘利梅说,“垃圾银行”成立以来,辖区居民的环保意识显著提高,社区的环境卫生也大大改善。
三分建设,七分管理。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市容环境卫生整治、占道经营清理查处、垃圾分类有序推进……东林街道不断在“小城细管”“小城重管”“小城智管”中提升品质和气质,展现出了新时代的新面貌。
记者 杨晨晨
(图片由记者王泸州、实习生熊浩霖、特约记者曹永龙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