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眼-重庆广电两江四岸,是重庆人家门口的风景线。漫步江岸,不仅有惬意的滨江路,还有一座座滨江公园可以逛。最近,滨江公园大家庭迎来两名新成员,重庆人解锁江景,又多了新角度。在嘉陵江北岸,相邻的盘溪河滨江
第1眼-重庆广电
两江四岸,是重庆人家门口的风景线。漫步江岸,不仅有惬意的滨江路,还有一座座滨江公园可以逛。最近,滨江公园大家庭迎来两名新成员,重庆人解锁江景,又多了新角度。
在嘉陵江北岸,相邻的盘溪河滨江公园和相国寺滨江公园近日建成开放,3公里的江岸线绿意盎然。一条红蓝相间的骑行道串连其中,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打卡。
原本平缓的江滩摇身一变,成了休闲广场。桥下空间化身一个个运动场及停车场,为市民增加了更多休闲的可能。色彩缤纷的垂直绿化,让两江四岸的滨江美景更有层次。
随着盘溪河滨江公园和相国寺滨江公园竣工亮相,重庆“两江四岸”十大公共空间已初步建成。长江边上的有:长滨路珊瑚公园片区、九滨路九龙外滩公园、南滨路雅巴洞湿地公园、二塘滨江公园、巴滨路花溪河湿地公园。嘉陵江边:江北嘴江滩公园、相国寺滨江公园、盘溪河滨江公园、嘉滨路李子坝公园、沙滨路磁器口滨江段。治理提升前,这些地方有的荒坡杂草,难以穿行,有的滩涂裸露,景观不佳,有的水体淤积,见水不能亲水。治理提升,提升的是颜值,是气质,也是市民的获得感。
今年五一期间,江北嘴江滩公园狠狠刷了一波存在感。绝佳的位置,无敌的视野,C位看景同时自成风景,凭实力被游客送上热搜。
而在此之前,江滩夜市已经让它火过一回。重庆人的生活,离不开江风、江景,一有时间,就爱去江边逛逛。南滨路雅巴洞湿地公园,曾是重庆人江滩记忆的重要承载地。焕新升级的每一步,都牵动关注的目光。大鱼海棠广场拍照很出片,被网友称作“重庆版天空之境”。巨型江滩石刻则是边建边火,在去年就迎来打卡热。前几天,江滩石刻正式亮相,这也是国内目前最大的河流主题雕塑。对于江边长大的重庆人来说,格外亲切。
重庆人喜欢江,凡事与江沾边都觉得舒服。就像有网友说的“吃饭喝茶聊天遛狗,比不上在江边吃饭喝茶聊天遛狗”。这感情,懂的都懂。蜿蜒的江岸线,还能带来哪些惊喜?根据《重庆市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行动方案(2023—2027年)》,系统开展“两江四岸”整体提升,建成100公里滨江公共空间。具体来说,分十大公共空间、滨江贯通工程、滨江延伸工程三步实施。去年起,我市在持续推进中心城区“两江四岸”治理提升行动的基础上,还启动嘉陵滨江生态长廊建设,再次大手笔探索江与城的融合发展。
悦来嘉陵江休闲步道是嘉陵滨江生态长廊首批建设完工的项目之一,它串连起了礼嘉、悦来、水土的嘉陵江湾,包括5.7公里长的亲水步道、13.1公里长的生态步道和16.2公里长的慢行步道。近300种植物和130多种鸟类分布其间,宛如一条自然博物长廊。
根据《重庆嘉陵滨江生态长廊实施方案》,嘉陵江生态长廊划分为生态保护区、生态修复区和生态合理利用区三大区域,打造山水生态画卷、人文风景珠链、便捷游憩秀带。未来,138公里江湾,蜕变的将不仅仅是风景,还有人与水的距离、江与城的关系。
重庆中心城区“两江四岸”岸线总长394公里,滨水空间数量丰富,市民亲水、近水的愿望强烈。《重庆嘉陵滨江生态长廊实施方案》就提出,通过人气江滩、山城阳台、滨江步道、陵江驿渡等标志性场景突出便捷游憩特色,将嘉陵江沿线建成全龄友好的滨江公园示范带;适度布置儿童游乐、康体运动、休闲观光等活动场所,打造市民共享的亲水空间。在重庆社会科学院生态与环境资源研究所所长彭国川看来,做靓两江四岸,对重庆的意义是多方面的。
重庆城因水而兴,重庆人亲水乐水。一些画面尤其难忘,每年夏天看涨水,男女老幼集体出动,有如“仪式”,透着一股波澜不惊的淡定乐观。消落带上的滩涂,因为市民游玩兴致高,成了口口相传的“渝尔代夫”。还有随着水位线下降,意外露出江面的石头阵,引发打卡热潮,不难看出,重庆人内心深处的江水情结。江岸线,是这座城市独特的风景线,也是市民向往的休闲地。期待越来越多的滨水空间,真正拉进人与水的距离,可漫步,可阅读,有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