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电话:023-48278003 新闻热线:023-48261375 广告热线:023-48266349
投诉邮箱:2240289300@qq.com
万盛网
社会

搭上电商“快车” 万盛腊肉香飘全国

0 2023-12-07 10:17:06

“青福记腊制品”加工厂内,工人正在查看香肠。“大家看,我手中的腊制品,用的是咱们万盛当地的农家土猪,采用柴火熏制,带有独特的松柏味油香,肉质紧实,非常好吃……”连日来,重庆九隆彩商贸有限公司的抖音直播

“青福记腊制品”加工厂内,工人正在查看香肠。

“大家看,我手中的腊制品,用的是咱们万盛当地的农家土猪,采用柴火熏制,带有独特的松柏味油香,肉质紧实,非常好吃……”连日来,重庆九隆彩商贸有限公司的抖音直播间非常热闹。

隔着手机屏幕,主播激情满满地给大家详细讲解着万盛腊肉、香肠、腊猪脚等产品特色,来自广州、北京、哈尔滨等各地的消费者不断下单,短短十几分钟,直播间里的农特产品就被抢购一空。

看着直播间的人气和业绩,作为九隆彩商贸公司供货商的“青福记腊制品”加工厂负责人张勇更有了底气。张勇是青年镇堡堂村人,也是村里最早开餐馆的村民之一。近年来,随着堡堂村的乡村旅游日渐发展,游客越来越多,家里传统制作的腊肉、香肠、土鸡等成为游客争相采购的“年货”。从农副产品销售中“嗅”到商机的他,2012年在村里投资300万余元,建成了腊制品加工厂。

目前,该加工厂主要进行腊肉、香肠等腊制品加工,年产量7万余斤,年产值300万元,带动村民就近就业20余人,并促进村里生猪养殖和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不断发展。

记者走进加工厂,看见工人们分割猪肉、调制配料、灌肠腌制后,再用最传统的技艺制作“土味”腊肉香肠。架子上整整齐齐挂满油亮亮的腊肉和香肠,底下柴火燃烧,工人不时向火里添加木柴。

相比其他工厂的腊肉制作,“青福记腊制品”加工厂依然保留着村里最传统的腊肉烟熏技术。“腊肉要熏上半个月,才可以进行加工出售。”张勇说。

“我们生产的腊肉是精选五花肉和猪后腿肉为原材料,先将肉用高度白酒涂抹均匀,再用适量的盐、花椒、木姜子等调料再次抹匀。”张勇告诉记者,抹上腌料后放入大缸内腌制8天,后用大蒜水浸洗,悬挂滴干,再用柴火熏烤,以燃烧45℃左右的温度烘烤15天,腊肉才制作完成,形成独特的味道。

虽然工艺繁琐,但经过这样熏制后上桌的腊肉往往外皮色泽金黄、油亮剔透。上锅一蒸,肉质更加晶莹剔透、色泽鲜艳。“每年立冬后开始销售各类腊制品,持续至春节前后,年产值都在300万元左右,依据今年的行情,销量有望上升。”说起自家产品的口碑和销路,张勇自信满满。

两年前,“青福记腊制品”加工厂与重庆九隆彩商贸有限公司合作,是万盛最早进军电商销售的腊味企业之一。

“我们陆续推出的新口味和新产品,就是根据自身的特色和消费市场的需求,不断开发出来的成果。” 张勇介绍,开启电商直播以来,随着面向的消费者群体多元化,加工厂不断调整腊味产品的生产策略,用场景思维来研发产品,推出了适应多场景、小份量、不同口味的腊味产品。“我们关注不同地方消费者的口味需求,生产多元产品。例如,传统的广式腊肠要放糖、盐、酒,但有的顾客反馈不习惯酒味,我们就会迎合消费者口味,制作一些酒味淡点的产品。”他举例说。

张勇认为,通过线上销售,加工厂得以直接“面对面”与消费者交流,得以迅速了解市场端的需求,产品策略及时跟进,电商直播的销售额持续攀升。“越来越多年轻人喜欢在网上购物,电商购物是大势所趋。传统行业要跳出舒适圈,持续适应新形势和新变化。”张勇说,下一步,他将在品牌打造上下功夫,严把产品质量关,力争把堡堂村的腊肉打造成为地方特色农产品,进一步拓宽群众增收致富渠道。

记者   叶  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