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新闻热线:023-48261375 广告热线:023-48266349
投诉邮箱:2240289300@qq.com
万盛网
体旅

让非遗“活”起来“火”下去——万盛持续推动红苗非物质文化遗产历久弥新

0 2024-02-06 14:18:36

2月3日,大娄山(万盛)文化生态保护区非遗传承座谈会暨笙歌苗舞迎新春活动在青年镇更古苗湾举行,热情好客的苗家阿哥阿妹用拦门酒喜迎八方来客,倾情奉上优美的舞蹈、悦耳的芦笙演奏、刺激惊险的杂技、原汁原味的特

2月3日,大娄山(万盛)文化生态保护区非遗传承座谈会暨笙歌苗舞迎新春活动在青年镇更古苗湾举行,热情好客的苗家阿哥阿妹用拦门酒喜迎八方来客,倾情奉上优美的舞蹈、悦耳的芦笙演奏、刺激惊险的杂技、原汁原味的特色长桌宴……丰富多彩的苗族传统活动展现了红苗文化的魅力,深受游客欢迎。

作为万盛最古老的苗族同胞聚集地,更古苗湾承载着独特的红苗文化,连续多年举行苗族新年活动,来自渝南黔北的苗族同胞欢聚一堂,共庆苗族传统佳节已发展为一个传承性强、规模大、流传性广的“非遗+旅游”活动。

苗族新年活动是红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区在传承和弘扬红苗非物质文化工作中取得的一项显著成果。近年来,我区积极探索非遗融合发展新路径,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夯实文化底蕴基石,推进红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为大娄山(万盛)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创建赋能。

深入挖掘:红苗非遗走出“深闺”

苗族,是我国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支系繁多、分布广泛,主要有红苗、青苗、黑苗、白苗、花苗。作为万盛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苗族以“红头苗”为主,其祖先大多是明清时期从湘西辗转川、黔定居于此,成为土著居民。在400多年的繁衍生息中,他们孕育出了绚丽多彩的红苗文化。“红头苗”男耕(猎)女织(编)、能歌善舞;苗族节会、苗族歌舞、蜡染、刺绣、芦笙等极具地方特色,具有很高的保护价值。

一直以来,万盛格外重视非遗保护工作,不断促进非遗实践成果转化,充分利用和开发珍贵的红苗文化资源,做到文旅资源“互存互融、相促发展”。同时,依托丰富的自然人文资源优势,完善基础设施,挖掘文化底蕴,依靠苗族传统文化资源发展旅游产业,积极探索苗族文物、非遗的活化利用与发展,既保护传承了苗族历史文化,又守护了绿水青山,谱写了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美丽篇章。

目前,在我区现有的75项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同红苗文化相关的非遗项目达到21项。其中,民俗类7项、传统舞蹈类3项、传统技艺类4项、民间文学类2项、传统医药类1项、传统美术类4项。在这21项非遗项目中,市级非遗项目占11项,包括万盛苗族踩山会(民俗)、道竹芦笙传统制作技艺(传统技艺)、祝家山苗族服饰传统制作技艺(传统美术)、关坝镇苗族砍火星节(民俗)、更鼓红苗“绷鼓”仪式(民俗)等,主要涉及民俗(6项)、传统舞蹈(1项)、传统技艺(2项)、传统医药(1项)、传统美术(1项)五大类。

因地制宜:非遗项目融入景区

每年“五一”假期,盛大、庄严、原始的“苗族祭祀大典”——踩山会都会在万盛石林景区石鼓广场精彩上演,身着苗族传统服装的男女老少载歌载舞,在“山神石”前追忆祖先,祭祀“善神”。祭祀仪式结束后,苗族同胞会邀请游客共同品尝他们自酿的“咂酒”。

“苗族祭祀大典,百闻不如一见,确实很震撼。”在2023年第二十三届苗族踩山会结束后,携带全家专程从四川成都前来游玩的游客刘玉兰说,万盛的旅游资源丰富,可玩可看的景点很多,在旅行中收获满满。

“踩山会”是苗家儿女喜庆丰收、祭祀先祖的传统节日,是红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距今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万盛苗族踩山会自1998年举办以来,已连续举办23届,在西南地区享有盛誉,被列入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近年来,我区在各大景区持续开展非遗进景区活动,除了选派非遗项目传承人常态化开展景区活动,还在重大节假日期间为景区游客增加更多的非遗展演展示服务项目。从万盛石林景区的踩山会、更古苗湾的“苗年夜”、王家坝红苗秋坡会到精细竹编技艺特色展销,非遗项目将景区游览线路完整串联,芦笙舞、吹打乐、杂技展演活动有声有色,民俗赶集会吸引八方来客,非遗元素有机融入山水风光,带给了游客更多的沉浸式“非遗”体验。

推动融合:发挥文化赋能效用

2023年夏天,在第八届中国西部旅游产业博览会上,以“全域旅游·活力万盛”为主题的万盛文旅特装展厅荣获第八届中国西部旅游产业博览会“最佳人气奖”。

文创产品“阿彩”是万盛展厅最受欢迎的文创产品之一。该文创产品以万盛原创舞蹈《红苗舂米舞》演员形象为原型创作而成,通过将苗族刺绣、蜡染等苗族传统非遗技艺与现代审美样式相结合,展示了苗族服饰之美、文化之韵,呈现了苗族儿女团结奋斗、积极向上的鲜活图景。

据了解,在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中,万盛积极探索文物、非遗的活化利用与发展,不仅推出了苗族姑娘“阿彩”玩偶,还以红苗传统芦笙舞、高跷芦笙舞、红苗礼歌等红苗歌舞为元素,创作了极富欣赏价值的文艺作品。其中,男女声表演唱《幸福苗山》、女声表演唱《阿咾咪彩》、广场舞《红苗舂米舞》、少儿舞蹈《务图窝妥》等作品,斩获市级、国家级诸多奖项。

下一步,我区将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不断提高传承发展利用水平,通过丰富多样的配套活动,推动非遗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融合,实现非遗项目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记者   叶  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