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电话:023-48278003 新闻热线:023-48261375 广告热线:023-48266349
投诉邮箱:2240289300@qq.com
万盛网
社会

为心灵留一扇望月的窗 ——读《小窗幽记》有感

0 2024-06-03 10:28:23

王姣煜“眉上几分愁,且去观棋酌酒;心中多少乐,只来种竹浇花。”第一次看到这段话是在好友送的明信片上,当时读到就觉得心灵震颤,有种说不出的美妙。直到最近逛书店,偶然翻阅《小窗幽记》,才缘分般地了解到原来

王姣煜

“眉上几分愁,且去观棋酌酒;心中多少乐,只来种竹浇花。”第一次看到这段话是在好友送的明信片上,当时读到就觉得心灵震颤,有种说不出的美妙。直到最近逛书店,偶然翻阅《小窗幽记》,才缘分般地了解到原来我喜欢的这段话出自这本书,不禁欣喜。

翻开《小窗幽记》,一面斑驳的墙,立着;一扇幽寂的窗,开着;一朵云后,苍穹依旧;发线之上,皎皎明月。扉页上飘零着窗外苍绿的诗意,从岁月的深处飘来,慢慢地行,徐徐地吟。那纸香墨香扑面,散漫随意的文字,将字字珠玑哲理与心意诠释得闲而有致。简练的语言,随性的格式,如夏日午后阳光里慵懒的下午茶,品着惬意,读得悠闲,即便是翻开,什么也没做,其实,那份闲情,已经悠荡在心底。

《小窗幽记》是一本关于修身养性、为人处世的哲理小品集。共分醒、情、峭、灵、素、景、韵、奇、绮、豪、法、倩十二卷。从做人、处世、感情、个性、境界、品位、气度、法度等各方面入手,立体地论及人如何塑造自身、增加涵养、立身处世、怡情养性;而且关涉到世情、历史、山水自然、艺术及文学鉴赏等多方面的内容。其中所提炼出的生活智慧让人折服,而其闲适自由的行文风格就是这智慧的一部分。说理如叙事,叙事如描画,自然之理就是生活之理,思想之趣就是生活之趣。

读“欲与梅花斗宝妆,先开娇艳逼寒香”这样的句子,或许能撬开尘封很久的心灵的禁锢,若得梅花香傲雪,还须我心凌寒开。不央求生活的恩赐,不奢求机遇的宠幸,修炼自己的能力,修为自己的品性,就不愁生活的智慧不与自己有次次的遭逢,就不惧生活的风雨于自己面前次次的袭来,因为,花开即是心灵凌寒的姿态,风雨即是诗意的蕴蓄的情怀。“从教弄酒春衫涴,别有风流上眼波”,当生命有把酒临风的姿态时,即使岁月的酒醇不慎“春衫涴”,在流转的眼波中也别有一番风流韵味。一定程度上,心态,决定着生命的质量。

“枕长林而披史,松子为餐;入丰草以投闲,蒲根可服”,不是简单的随遇而安,而是心态从容之后的质朴的人生姿态与追求。“观人题壁,便识文章”,观察人在石壁上题写的诗句,就可以知道此人的文章如何,我们艰难地为人处世写文章,却能被人轻易地读懂,是因为我们的心态就赋在“题壁”之上,优雅与质朴,也全在字里行间与一笔一划的行笔的力道与锋芒里。读《小窗幽记》,享受闲淡的文字,一幅幅关于生活的尺牍小品,将生活的智慧勾勒成画,简练成诗,读着,观着,赏着,心境便空灵起来。

“一泓溪水柳分开,尽道清虚搅破;三月林光花带去,莫言香分消残。”生活本不易,就更不能心生抱怨,心生爱怜,好好珍惜,一泓清澈的溪水虽被柳树分开,却还是满溪溪水依旧,三月林中的春光都被盛开的鲜花带走了,却给我们留下一片记忆繁华。

“只宜于着意处写意,不可向真景处点景。”读书亦然,在文字潺潺中听出自己心中流淌的诗意,在漫不经心书页的翻动里读出生活的真意。读《小窗幽记》,读它清泉一般不老的灵动,读它檐前蕉语一样静谧的亲和,感受它天真也成熟的思维个性,触摸它洒脱也严谨的情趣表达,是爱花者浇花的情境,是赏月者望月的情怀,不紧不慢,心意自在,灯明几净,花香悠然。

“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让生活里多些夜深人静时,楼群之上,原野之外,总有一轮皎洁,自在当空。只要开着那扇向了静谧的蔚蓝的窗,就不愁月影的万般诗意照不进自己心灵的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