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刘 倩 通讯员 徐 露“六月瓜,七月桃,八月九月猕猴桃。”夏末初秋,黑山猕猴桃迎来成熟季。8月23日,在黑山镇北门村的猕猴桃产业基地里,猕猴桃藤郁郁葱葱,一个个果实饱满、清甜多汁的猕猴桃已经沉甸甸地挂满
记者 刘 倩 通讯员 徐 露
“六月瓜,七月桃,八月九月猕猴桃。”夏末初秋,黑山猕猴桃迎来成熟季。
8月23日,在黑山镇北门村的猕猴桃产业基地里,猕猴桃藤郁郁葱葱,一个个果实饱满、清甜多汁的猕猴桃已经沉甸甸地挂满枝头,散发出阵阵果香。
“北门村现有猕猴桃基地面积3000余亩,果子长势很好,目前就能采摘,预计今年猕猴桃产量在150万斤。”北门村工作人员周松笑呵呵地告诉记者,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
我区地处重庆市的西南部,海拔高度265-1973米,立体气候非常明显。猕猴桃主要种植地——黑山镇,森林植被丰富、空气湿润、雨量充沛,且气候特别明显,独特的土壤、水分、气候组成的生态系统,十分适宜猕猴桃的生长。
经过30多年的持续发展,猕猴桃已成为我区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之一,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数据显示,全区现有猕猴桃基地面积6334亩,预计产量3万吨左右,主要以“川猕一号”为主。打造出了多家专业从事猕猴桃生产经营、技术推广、品种研发、咨询服务的公司,参与猕猴桃产业发展的农户达到600户,涉及农民4000人,“黑山猕猴桃”成为国家地理商标。
坚持标准化种植 大幅提高产量
猕猴桃产业是北门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
“今年我家的58亩猕猴桃,果子长势很好,预计产量有3万斤,收入肯定比去年高……”北门村河沟村民组的猕猴桃种植户廖和平同村民穿梭在基地里,忙着将成熟的果子放进塑料筐里。随后,他们利用机械化的轨道车和电梯将猕猴桃送到仓库,再将猕猴桃装进礼品盒,等待快递上门寄件。
廖和平说:“以前都是自己摸索着干,啥时候施肥、上多少药,全凭经验。现在情况大不一样了,区里有了种植猕猴桃的质量标准,有农技人员教他们按标准按规程做,果子质量很有保障。”
“与往年相比,今年的猕猴桃普遍增产。”区农林局农技站站长罗亚玲介绍,截至目前,全区猕猴桃种植面积达6334亩,2024年全区预计猕猴桃产量为3万吨左右。
近年来,我区协调相关部门修订了《黑山猕猴桃生产技术规程》标准,对栽培施肥、病虫害防治都做了明确的规定。禁止使用膨大剂和保鲜剂、采摘时间等一系列问题都在标准中有明确说明。
同时,我区多次以集中授课及现场讲解的方式培训种植户和管护工人,普及猕猴桃种植技术,科学发展猕猴桃产业。组建猕猴桃服务队和党员技术服务小组,深入种植户果园中进行指导,全方位跟踪猕猴桃规划建园、科学栽培、季节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各个环节,进一步保障猕猴桃的产量。
截至目前,我区已对2个龙头企业、10余户专业大户以及果农提供各类免费培训,加强技术交流,培训500余人次,培养10余名猕猴桃种植能手和科技带头人,提升猕猴桃从业者的整体水平。组织猕猴桃生产企业专业人员深入猕猴桃产区,学习先进技术和经营理念。
强化高科技支撑 提升产品形象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农业科技成为万盛猕猴桃种植重要保障。
近日,记者走进神猕果园南园,数十名村民正在摘果。看着一颗颗饱满多汁的果子,大家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其实,偌大的果园不需要人工灌溉,仅用一部手机就能实现自动灌溉。
楷林农业董事长何朝俊介绍,通过手机监测土壤墒情十分方便,一旦发现种植地里的土壤缺水,便可立刻点击自动灌溉,果园内的喷灌机会喷出雾状水花,给果树浇水,省工、省时又省水。
原来,神猕果园已实现物联网远程监控,前端传感器实时监测储水罐液位、灌满预警,手机可随时查看。“以前,果园的湿度、气温、果树长势只能人工监测,效率低。现在,在平台简单操作后,可短时间内反馈、解决问题。”何朝俊说,物联网管理系统是神猕果园建设智能设施升级与智能化生产管理平台应用项目的内容之一,帮助果园实现了高效管理。
目前,该果园已建设应用种植系统、物联网管理系统、防伪溯源系统等9个智慧农业综合服务管理平台,从种植技术、品牌溯源、网络营销等多方面对果园湿度、气温、果树长势等情况进行智能化管理。果园的生产效率、生产成本、电商销售等方面得到了有效改善。
同时,该公司还研发了“双层棚架先进种植技术”“猕猴桃专用勺”等独特产品,获得2项实用型国家技术专利,为猕猴桃种植和病虫害防治及用户消费体验提供了简单、实用、有效的帮助。
数字技术的融入,为传统农业开辟了新的机遇和可能,使农民管理作物、资源和经营的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在各项技术的加持下,我们的产量和品质不断提升,供不应求。”何朝俊介绍,当前,基地生产主要以一级果为主,大多销往区内市场。随着技术不断进步,加之基地进入盛果期,产品将全面进入区外市场,远销北上广、港澳台等地,让更多消费者品尝到品质好果。
发挥品牌优势 拓宽市场销路
猕猴桃种得好、能赚钱,需要多维发力。
近年来,黑山猕猴桃声名鹊起,线上线下订单纷至沓来,鼓了农民的“钱袋子”。
以前可不是这般光景。那时,村民发现黑山得天独厚的环境十分适宜种植猕猴桃后,先是各自摸索栽种,待果子成熟时再分别进入市场售卖。这样的零售方式带来的最大问题就是丰产不丰收。
为此,我区多措并举,把品牌建设放在了产业前端,牢牢守护猕猴桃产业健康发展。
近年来,通过编制猕猴桃产业发展规划,建设优质猕猴桃基地、猕猴桃批发集散中心,精心打造猕猴桃特色示范带,建立“企业+合作社+农庄+农户”经营模式,让产业发展行驶在“快车道”。一家家猕猴桃企业、专业合作社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黑山猕猴桃开始小有名气。
要长远发展,必须注重品牌保护。
在成功创建为国家地理标志商标、重庆市著名商标、重庆市特色农产品后,黑山猕猴桃产品远销国内各大城市,市场上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山寨货”,严重冲击着产业发展,让农户们惴惴不安。
为打击假冒伪劣产品,我区积极开展“打假”活动,对假冒伪劣黑山猕猴桃等经营行为进行严厉打击,维护了市场秩序,让猕猴桃销售有了一条畅快的通道。
前不久,今年的黑山采果节隆重举行。这是我区在猕猴桃产业品牌建设上的另一大亮点。采摘游形式的盛大节日,让游客们与猕猴桃零距离接触,让好果子、好品质得以口口相传。
以市场为导向,以促进农民增收为目的,猕猴桃产业和乡村采摘游深度结合,在万盛,一条集游、采、购、娱为一体的生态休闲旅游产业链壮大起来,使“黑山猕猴桃”这张名片愈加熠熠生辉,助推我区走出一条以“黑山猕猴桃+”多元链接的乡村振兴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