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新闻热线:023-48261375 广告热线:023-48266349
投诉邮箱:2240289300@qq.com
万盛网
专题
专题列表
专题详情

他们冲在第一线,及时切断感染链条、用心做好感控工作、与病毒近距离“对峙” —— 用行动诠释“白衣天使”本色

0 2021-11-22 14:37:55

他们冲在第一线,昼夜坚守病区,护佑生命。他们冲锋陷阵,奋战在隔离病区阻击病毒。他们与病毒近距离“对峙”,只为迅速检验出结果为疫情防控提供可靠依据。他们“疫”往无前,24小时待命,完成一轮又一轮的核酸采样


他们冲在第一线,昼夜坚守病区,护佑生命。

他们冲锋陷阵,奋战在隔离病区阻击病毒。

他们与病毒近距离“对峙”,只为迅速检验出结果为疫情防控提供可靠依据。

他们“疫”往无前,24小时待命,完成一轮又一轮的核酸采样……

连日来,区人民医院医护人员奋战在抗疫第一线,用实际行动守护了盛城群众的健康。

李春莉为市民采集核酸样本。

李春莉:

“跑在病毒前,才能及时切断感染链条”

如果说医院是防疫主战场,那么急诊医学科就是医院的最前沿“阵地”。

“120指挥中心吗?我这里是急诊医学科,刚接到电话通知,A区有一名‘红码’市民,请你们准备好7号负压救护车,派专人安全前往,将其转运到发热门诊。”11月17日上午9时许,区人民医院急诊医学科护士长李春莉忙着调度。

作为护士长,李春莉不仅要统筹管理、调配急诊科的人员和物资,还要处理一线的各项工作。

“一天24小时,大家都必须时刻保持战斗状态。”在急诊科工作了17年的李春莉对这份工作有着深刻的认识。她说,特别是在这个特殊时期,疫情防控、急诊急救两手都要抓,不敢有丝毫放松。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再次来袭,区人民医院核酸检测工作量骤增,急诊医学科还承接起医院核酸采集工作。

李春莉接到任务后,马上投入到工作中:开启核酸检测通道、着手调配医务人员、做好抗疫物资的准备。

“护士长,采样管需要再补充。”“好的,马上!”采访间隙,李春莉时不时接到电话,协调各项工作。协调好采样管,李春莉转头提醒身边的一名护士更换起雾的护目罩。

除了协调物资,李春莉还得随时注意工作群里的通知,对上级下发的疫情防控相关规定,她需第一时间研读,梳理出文件要求,并将执行要点准确地传达给每名医务人员,确保科室护士能快速落实到工作中。

“近段时间工作强度大了很多,核酸采集工作量是平常的4倍以上。”李春莉说,大家虽然疲惫,但抗击疫情的决心不变。她说,与病毒赛跑,必须跑在前、跑得快,才能及时切断感染链条。

刘晓容(右)检查防护用品台账。

刘晓容:

“用心做好每个细节,保护医护人员和患者”

“大家把口罩戴好,并保持1米间距排队……”11月17日早上9点钟,区人民医院的感染控制团队就开始高效运转了。他们深入预检分诊、发热门诊、核酸采集点、住院病区,持续开展院感防控专项巡查。

在这支队伍里,区人民医院感染管理科科长刘晓容的身影一直活跃着。

如果说医护人员是冲锋在救治一线的“逆行者”,那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则是他们的安全守护者。

自11月2日重庆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以来,刘晓容便开启了“战斗模式”。她按照医院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及时调整医院感染防控工作机制,实时风险评估,与科室人员一道,完善流程,开展培训,调配防护物资,现场督导……

“院感一旦出事就是大事,所以一定要严格要求,要防患于未然。”刘晓容说。为此,从发热门诊到核酸采集点,她用脚步丈量医院每个高风险区域;从医护人员个人防护培训到防护用品的配置,她都亲力亲为巡查;从医护人员防护用品穿戴到环境清洁消毒等事宜,她都亲力亲为,生怕有疏漏。

“医疗废物怎么分类?医疗废物桶如何选择?消毒液如何配比?清洁用品如何分区使用和规范处置?如何进行终末消毒?医护人员个人防护是否到位?每个动作是否规范?”这些,刘晓容如数家珍。她说,院感工作涉及全院每个角落,贯穿于病人从入院到出院的全过程,贯穿于治疗和护理的每个细节当中。

“正是这些细节,一点一点汇聚成了医护人员和患者的‘保护罩’。”刘晓容认为,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每个微小的细节,都必须用心对待。

成为重庆市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中心专家组成员后,刘晓容多次参与渝南片区基层医疗机构新冠疫情防控培训指导,多次参与我区疫情防控及定点医院新冠疫情防控专项督查。

刘晓容说,感染管理与临床分工不同,但对防控疫情同样重要。说完,她又继续忙碌起来,确保万无一失。

庄建全检测核酸样本。

庄建全:

“没有什么比大家的生命健康安全更重要”

如果说临床医务人员是与新冠病毒正面交锋,那么实验室的医学检验人员就是与病毒近距离“对峙”的“侦察兵”。

在区人民医院的四楼,有一道门将实验室与外界隔离。未经允许,任何人不能擅自进入。备受市民关注的核酸检测样本,就是在这间基因扩增(PCR)实验室完成检测的。18名一线核酸检验人员每天全副武装,在不可预知的生物安全风险中与数千份标本打交道,每一步都潜藏着感染的巨大风险。

庄建全是区人民医院医学检验科PCR实验室的专业组组长。11月16日下午2点钟,她做完手部卫生,开始穿戴个人三级防护,戴上医用手套,穿上密不透风的防护服,戴好N95医用口罩、护目镜、帽子、鞋套等,全副武装进入实验室。

只见她打开一个密封的样本专用转运箱,经过喷洒后小心翼翼地从里面取出标本管,里面装着的正是该院及各乡镇卫生院、各民营医疗机构采集送检的咽拭子样本。

为了确保病毒不外泄,从拆开包装袋到开盖加样,这一系列操作均在生物安全柜内进行。

经过一系列手工操作后,庄建全小心翼翼地把处理好的核酸样本传递到另一个检测区域进行上机检测。记者透过玻璃看到,检测仪和打印机的大小差不多,其中一端连接电脑,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检测、分析,最后数据将呈现在电脑屏幕上。

4个小时候后,庄建全终于顺利完成一批核酸检测,她脱完防护服,脸上被护目镜压出的印痕清晰可见。“核酸检测是一项非常专业、精密和高强度的工作。”她说,哪怕下雪天,他们依然开空调制冷,一是因为穿着三级防护很热,二是为了不让护目镜起雾,以免影响操作。

从去年5月开展核酸检测以来,区人民医院医学检验科PCR实验室已累计检测25万余份核酸样本,单日检测数量曾高达4540份。这份成绩单是对庄建全和同事们辛勤工作的最好证明。

“核酸检测工作虽然不轻松,但看到检测结果都是阴性的那一刻,就觉得再辛苦也都值得。”庄建全说,没有什么比大家的生命健康安全更重要。说完,她接完电话又匆匆投入工作中了。

记者 刘亚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