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电话:023-48278003 新闻热线:023-48261375 广告热线:023-48266349
投诉邮箱:2240289300@qq.com
万盛网
专题
专题列表
专题详情

崇山峻岭何所惧 一片冰心筑坦途 致敬!公路建设者

0 2021-12-27 14:31:15

崇山峻岭何所惧,一片冰心筑坦途。渝黔复线高速公路(重庆段)建成通车,凝聚了上千名建设者的心血和汗水。连日来,记者采访了部分建设者,重温这条高速公路的建设始末,向“工匠”们致敬。敖贵勇:严把质量守初心人

崇山峻岭何所惧,一片冰心筑坦途。渝黔复线高速公路(重庆段)建成通车,凝聚了上千名建设者的心血和汗水。连日来,记者采访了部分建设者,重温这条高速公路的建设始末,向“工匠”们致敬。

敖贵勇:严把质量守初心

人物简介:渝黔复线高速公路中铁二十三局副总工程师

敖贵勇来自綦江区扶欢镇,是中铁二十三局的副总工程师。皮肤黝黑、憨厚腼腆的他,跟同龄人比起来更多了一份成熟感。

2017年,敖贵勇和测量队作为“先遣部队”第一批抵达现场。顶着凌冽的寒风、冒着连绵的阴雨,背着重达几十公斤的测量仪器和木桩,敖贵勇和队友在山林里深一脚、浅一脚地测量线路。其中,万盛段主要包括路基工程、黄土坎隧道、学堂岗大桥、藻渡河大桥。虽然这段工程的直线距离只有3.3公里,但敖贵勇和其他几名测量人员整整走了一周。当时,他们试图用导航仪定位坐标,但仪器里一片空白,没有任何参照物,只能靠手中的初步设计图纸辨认路线,经常遇到天黑准备返回项目部时找不到来时路的情况。

“自从与高速公路建设事业结缘后,我没有好好休息过一天,家在不远处,就是没时间回。”敖贵勇说,对铁建人而言,既然选择了筑路,就意味着选择了远方;既然选择了坚守,就意味着必须面对常人难以理解的亲情割舍。

敖贵勇说,工程建设,质量是初心,安全是使命。累了,他就在车上稍作休息;饿了,就在工地上吃盒饭或吃点自带的干粮;要是碰上赶工期,就全天候两班倒。“为保证施工进度,连续作业几个通宵的情况很多见。”他说,自己从事高速公路建设10余年,知道交通便捷对于一方百姓的重要性,以前的项目在全国各地,现在有机会为家乡筑路,更感觉自豪,心情也更迫切。

袁玮琳:挥洒汗水为通衢

人物简介:渝黔复线高速公路中铁十八局四分部一工区经理

清晨5点钟,城市还在沉睡中,袁玮琳已被闹钟叫醒。学土木工程专业的他从事高速公路、铁路建设12年,早已养成了早起的习惯。

“虽然现在高速公路通车了,但早起的习惯依然没有改变。”袁玮琳说,以前,每天都要早起查看微信工作群消息。工作群里汇报了工程进展情况、遇到的困难、每日的工作计划等,时间从半夜到清晨都有。

“干我们这行,都习惯早起,大家一早便在微信群沟通。当时,仅汇报工作的微信群就有32个。”袁玮琳说,一工区负责温塘村特大桥、平山产业园特大桥、南桐枢纽互通等重要节点工程,工期紧、任务重,即便是春节等节日他们也不敢松懈。

“今年五一,我们400多名建设者一直奋战在渝黔复线高速公路(万盛段)的工地上。”袁玮琳说,这段区域地形地貌复杂,山高谷深起伏大,跨铁路、高速路、省道,施工难度较大,既要保证铁路、高速、省道畅通,又得确保项目工期。征迁、进度、质量、安全等问题交织在一起,他每天都要检查项目情况、沟通协调处理各类问题。

在袁玮琳的带领下,平山产业园特大桥青年突击队被重庆市总工会交通工会评为“优秀青年突击队”。

于能文:百米高空筑坦途

人物简介:渝黔复线高速公路中铁二十三局领工员

42岁的于能文来自云南省保山市昌宁县,已经随着中铁二十三局“南征北战”多年。 2018年5月,于能文来到万盛,成为藻渡河大桥的建设者之一。修路期间,于能文每天给各个施工小组分配工作,包括模板校核、钢筋转运及绑扎、混凝土浇筑及养护等。一环紧扣一环施工,大桥的建设进度在他的协调下一步步向前推进。

“藻渡河大桥位于两山夹角处,天气变化多端。夏天温度达38℃及以上,人走在模板上面,汗水一直流。冬天寒风呼啸,脸常被冻红。”于能文说,藻渡河大桥施工平台离地面最高处达百余米。虽然施工平台四周有稳固的安全网保护,可在百余米的高空作业,不少人内心还是忐忑。

对于自己的工作,于能文可以拍着胸脯说“没问题”,但是对于家人,他却常怀愧疚。

“因为工期紧、任务重,我常常一整年都不回家。”于能文说,工友们来自祖国的各个地方,大家因为“筑路”聚在一起,手上布满了厚厚的老茧,但看着天堑变通途,内心无比自豪。

邓睿:施工现场练本领

人物简介:渝黔复线高速公路中铁二十三局藻渡河大桥技术员

2017年7月,邓睿从攀枝花学院土木工程专业毕业。随后,他便来到了渝黔复线高速公路建设工地,主要负责藻渡河大桥的便道及桩基施工设计。

“那段时间,我每天都穿梭在多个工序之间。一天下来,微信步数基本都在20000步以上。”邓睿说,无论多晚,只要现场一个电话,他都立即从温暖的被窝里翻身起来,穿工装、戴安全帽,赶赴施工现场。

在施工一线锻炼近5年,邓睿对现场的管控显得老练起来。他的工作量比以前大了许多,负责技术交底、报检、协调施工等,遇到的问题依旧不少,但他都处理得游刃有余,工作效率越来越高。

“这是我参与的第一个工程项目,对我的成长意义重大。”邓睿说,渝黔复线高速公路(重庆段)通车有自己的一份力量,他内心无比激动。


晋志亮:时刻绷紧安全弦

人物简介:渝黔复线高速公路中铁十八局四分部安全监管员

“盼望已久的渝黔复线高速公路(重庆段)终于通车了!作为参与建设的工程人,我的内心充满了成就感。”晋志亮来自山西省,渝黔复线高速公路(万盛段)开建后,他来到位于青年镇的项目总承包指挥部四分部,负责平山产业园区至青年镇湛家村段的安全监管。

“沿线群众很友好,他们做完农活从公路沿线经过时,总会特意停下来看看,问我们好久可以通车。”晋志亮回忆说,感觉大家都比较期待,渝黔复线高速公路(重庆段)通车后,当地群众出行更便捷了。

渝黔复线高速公路(万盛段)地形复杂、施工技术难度大,特别是温塘村特大桥,最高墩高达78米,实行大跨径、变截面全钢结构箱梁施工,工人长期处于高墩作业环境,危险系数高,安全监管责任重大。

“为了保障施工安全,我们通过定期对一线工人进行安全培训、一人包一个工点、加强日常巡逻等方式,层层落实安全责任制度,时刻绷紧安全弦。”晋志亮说,站在自己奋战了4年多的地方,看着渝黔复线高速公路通向远方,内心特别满足。

王伟:精益求精防风险

人物简介:渝黔复线高速公路中铁十八局四分部三工区工区长

王伟是山东聊城人,2018年12月来到万盛,主要负责青年互通到关坝互通段的技术指导工作。“从挖方到土建,再到收尾,看着渝黔复线高速公路一步步‘变身’,内心充满成就感。”王伟感叹道。

“施工过程中,我们要精益求精,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预判风险。”王伟介绍,去年2月,青年互通边坡由于山高、山陡、山体开挖量大等缘故,地质发生变动,出现山体滑坡。王伟和工友们立即向业主和设计院报告,并协助勘探人员重新勘探和设计,最终决定将锚杆框架梁改为锚索框架梁,并增加锚索密度,提升锚索稳固性,将一级边坡改为锚杆挡墙,经过一年多的加紧施工,青年互通边坡于今年10月底完工。

除了把好边坡质量关,王伟还尽职尽责做好桥梁施工建设。“青年互通到关坝互通长5公里,共有3座跨线桥,从桥梁的桩基施工到承台建设,再到台升、架梁,每一道工序都须严格管控。”王伟说,每周都要开技术培训会,提升技术人员的技能水平,确保一线施工质量。

“能够参与建设渝黔复线高速公路,是我的荣幸。”说完,王伟掏出手机,记录下车辆在渝黔高速公路(重庆段)上飞奔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