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电话:023-48278003 新闻热线:023-48261375 广告热线:023-48266349
投诉邮箱:2240289300@qq.com
万盛网
专题
专题列表
专题详情

我区“347”新模式点燃集体经济“新引擎”

0 2023-11-27 09:56:21

(记者叶露)“10箱漺河酒明天要联系货车运往九龙坡区”“星河酒厂要扩招包装工”“周日要带农户开展‘新农人培训’课”“高粱酒酿造工艺要相关专家前来指导”……这是近日金桥镇星河村在发展计划公示栏里的一周工作

(记者  叶露)“10箱漺河酒明天要联系货车运往九龙坡区”“星河酒厂要扩招包装工”“周日要带农户开展‘新农人培训’课”“高粱酒酿造工艺要相关专家前来指导”……这是近日金桥镇星河村在发展计划公示栏里的一周工作要点。

该村集体经济从2019年不足4000元增加到2022年100万元,陆续带动20余人次务工增收,是万盛村集体经济“蝶变”转型的样本。近段时间,不少其他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来村考察学习。

“我们依托‘347’工作模式,邀请农业技术部门到村指导,升级扩建星河酒厂,发展‘种植高粱+高粱酿酒+酒糟养牛+牛粪种高粱’循环产业,去年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突破百万元。” 星河村党支部书记杨秀文分享他的“产业带富经”。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为帮助各村明晰自身产业发展方向,我区积极开展“强村富民”工程,配套出台党建赋能村级集体经济的“347”工作模式,即“三个保障”“四项制度”“七种模式”工作举措。其中,“三个保障”指提供机制保障、资金保障和人才保障,“四项制度”即民主决策机制、财务内控机制、收入分配机制以及项目审查制度,“七种模式”包括资源收益、产业带动、服务创收、一村一品、项目拉动、观光体验和专职经营发展模式。

“强村富民”工程实施以来,我区立足生态资源禀赋,积极鼓励引导各镇村充分挖掘农业资源和自然生态优势,聚焦食用菌、猕猴桃、茶叶、蜜柚等特色产业,通过政策扶持、改进种植技术、优选农业品种等举措,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产业发展之路,基本形成了“一村一品”的特色产业发展格局。今年1-9月,全区农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实现2200万元,村集体经济持续发展,促进群众致富和集体创收的“双向奔赴”。

“以往的政策举措都重点在加强村自身建设上,‘347’模式也对我们企业投资乡村给予了众多的支持服务,我相信乡村的发展会越来越好。”位于关坝镇兴隆村的雷峰垭生态农业家庭农场负责人犹绍华说,“347”工作模式向各村、各企业提供了制度、资金、人才“三个保障”,形成机制、资金、信息、技术等各类资源叠加效应。在“三个保障”的支持下,登记注册的“犹绍华雪梨”和“犹绍华雪梨膏”已成为万盛名特优农产品,畅销全国各地。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才。我区坚持将培育创业致富能人作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重要途径,注重外引人才,鼓励有资金、技术的外出“能人”回乡创业;

注重内部培养,从本村致富能手、合作社负责人、退伍军人和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中,推荐、选任村“两委”干部,发挥才干协助创办各类市场主体,增加集体经济收入。

同时,我区还积极探索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七种模式,即资源收益、产业带动、服务创收、一村一品、项目拉动、观光体验以及专职经营模式。其中,在“产业带动”发展模式中,村集体以资产入股的方式组成联合公司,实现镇域范围各类经济组织大联合,将分散发展的经济聚合抱团发展。例如,丛林镇4个村集体经济企业整合各类资金、实物、土地资源等共计395万元,和食用菌大户共同入股丛林镇绿水村集体经济组织重庆雁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抱团发展,每年可获得分红20万余元。